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壮丽70年 利州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 详情
壮丽70年 利州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 2019-10-17      来源: 广元日报
【字号:
打印

利州区:从村落小产业到康养旅游大样本

 

绿水青山月坝村旧貌换新颜

9月9日至10日,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聚焦村级发展的重要平台,第三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大会在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举行。

一个曾经无路、无产业的“空心村”,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全国最美森林小镇、、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的蜕变。

这是利州区实现绿色崛起的乡村振兴范本之一。在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新征程中,利州区从星星点点的小村落中,找准了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以生态打底,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全力推动康养和旅游产业互融共促,打造“生态名城、康养名都”,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之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利州区把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持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打造出龙潭芳香农业公园、月坝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富民强村梦正在利州的沃野上茁壮生长……

规划引领,项目落地才有大发展

近年来,康养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越来越受青睐,康养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对高质量生活的一种补充。

在此背景下,2016年,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作出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

而利州区,正是我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核心区。

2017年,利州区就已经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发展康养旅游,利州得天独厚!

因此,去年利州区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出台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决定》。

有项目才会有产品,有产品才会有产业,有产业才会有发展。

利州区将生态康养旅游提升到全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来抓,把康养旅游产业项目放在招商、签约、落地、开工等系列“流水线”上,抢时间、抓进度,上下联动,层层推进,跑出了利州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加速度”。

2017年6月26日,利州区在成都举行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23.3亿元,其中包含投资20亿元的天曌山旅游区、投资10亿元的大唐女儿村、投资10亿元的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等3个康养项目。拉开了该区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推进的序幕。

2018年2月10日,利州区政府与广元盘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月坝康养小院项目《招商协议》。

2018年3月30日,在利州区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天曌山旅游度假区等3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今年以来,利州区围绕全市开展的“项目投资大比武”活动,加快推进实施天曌山旅游区、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园、龙潭芳香农业公园、月坝康养小院、大唐女儿村、109特色小镇、广元民族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北京商会康养旅游这八个重点项目,支撑该区康养旅游产业大发展。

蝴蝶效应,全域打造发展求长远

利州区“澳维·鲲鹏小镇”项目选址龙潭乡建设村、和平村、元山村,总体规划用地约3800亩,建设用地约929亩,地面建筑约72万方,总投资额50亿。计划打造成集居住、游玩、颐养身心一体的复合型、全业态康养小镇。

作为利州区重点打造的生态康养项目,目前“澳维·鲲鹏小镇”正在全面加速推进中。

“项目以自然资源、农业基础及区域文化为支撑,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不仅为创建龙潭芳香南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助力,也是我市公园城市与海绵城市重要示范项目。”项目副总经理万能飞9月24日告诉记者。

“发展旅游真是对路子了!”建设村支部书记罗小平说。

近两年,龙潭乡建设村的田园风光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和村子赶上创建龙潭AAAA级旅游景区的机遇密不可分。

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的芳香农业公园为核心景观资源,以发展芳香花卉产业为主,打造彩叶森林中的芳香花田特色园林景观,最终建成了集亲子游乐、婚庆活动、商业休闲、田园体验于一体的“时光”花园。

美丽乡村,美在山水田园,美在风土人情,美在农旅文融合发展后劲十足。

有百元的农家民宿,也有精品酒店;可以喝村民泡的“老叶子”茶,也可以品现磨咖啡;可以和村里老农采摘闲聊,也可以和一群文青在花海里自拍;有西餐日料,也有农家小吃……

上亿元的投入不仅给村子带来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眼界开了,观念变了。

现在,村里300余户4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乡村旅游。

从最初种粮食一亩收入2000元,到发展粗放的乡村旅游换来两倍的收入,再到如今一亩收入上万元,龙潭乡乡村旅游的“精致”趋向,放大了乡村振兴的“群众砝码”。

下一步,利州区将继续坚持以深厚的女皇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园区推动、项目驱动、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文化旅游强市核心区。

因地制宜,铺就生态康养富民路

9月25日,记者前往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湿地一睹它的风华。

月坝湿地是四川首个省级高山湿地保护小区。海拔1420米,常年光照时数1387.2小时,年平均气温14.6℃。湿地内气候宜人、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光秀丽独特,因四面环山、形似弯月而得名“月坝”。

一眼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村落呈现在记者眼前,踏着青石路走进村子,道路两旁是具有川北特色的砖木结构小楼,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灯笼也给这古色古香的村落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起初,说打造月坝湿地小区,我们是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何平一边给游客发送自家农家乐的定位一边说。

在村民眼里,这里就是荒山野岭。

本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最初打造月坝湿地小区时,利州区就坚持高标准规划,邀请了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整体规划设计。

茂林修竹掩映下颇具原生态风格的村落拔地而起,吸引城市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度假酒店、康养小院、颐乐中心、教育中心一应俱全,在传统度假体系上,还创造性植入学、思、养、颐、传、耕等多维的生活美学体系。

周边村民纷纷发展起民宿经济等,增收路不断拓宽。

“以前养猪,一年顶多挣两三万,风险还大得很。”何平说。

如今,在建中的月坝湿地小区已给何平夫妻俩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他们将“近月楼”的一、二楼租给合作社统一经营,两人在其务工挣工资,再加上年终分红,一年到头怎么也有个7—8万元的纯收入。

厚植了生态底色,守住了绿水青山,留住了美丽乡愁、做大了康养品牌。

有“形”有“魂”有“格局”,在这条绿色崛起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利州区的脚步愈发稳健。

(记者 张欣 兰宜谦)


乡风文明滋养振兴之路

 

不忘“村规民约”

龙潭乡柏佛村村民樊三田家大门的右边墙上,紧挨着共产党员示范户的牌子,贴着樊氏家训。

“1996年,因为修路,我们把宗祠拆了,”8月13日上午,樊三田告诉记者,“我们家风家训的传承,就换了方式。”

在此之前,樊氏家训已经通过宗祠,传承了上百年。

如今,在柏佛村,家家户户都把祖辈传下的家训做成标牌挂在家门口。

家训上墙,润心细无声

晒家训亮家风,让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传承方式,让樊三田觉得更深入、更有力了。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家家户户养牛,各家门前没有院坝,牛经过就会把路弄脏。”村支部书记樊正翔说,“那时大家生产积极性也不高,经常为了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矛盾。”

80年代以后,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龙潭乡也不例外。

农民生产积极性随之大增,农村经济也大为好转,户与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风

然而,环境卫生较差、大办酒席等现象依然存在。

为改变这一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在《村规民约》制定过程中,官山村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内容写入其中。

村支两委组织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入村社、走田间、进农家,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规民约》的讨论和修订。

8月22日,在龙潭乡官山村村委会前的活动广场上,记者看到《村规民约》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正围在一起学习和讨论。

“大家对《村规民约》都还是很拥护的,建立之后,村里大摆宴席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村民吴连清说,“大家相互监督,不随意扔垃圾、焚烧秸秆,卫生环境也变好了。”

柏佛村还以遵守《村规民约》为基础,定期开展“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户”“好媳妇”“好公婆”等文明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递正能量。

村民樊三科去年就因为团结邻里,孝老爱亲,成为了村里的第一批道德模范户。

“今后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让良好的民风在我们村子蔓延下去。”樊三科笑着说。

这是龙潭乡把村规民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突破口,进行的有益探索。

知客宣讲,“唱”出振兴歌

三年前,利州区龙潭乡村民杨明全还不知道,自己30多年的知客生涯将迎来一个巨大的改变。

2016年11月开始,利州区委宣传部创新开展“两扶一树”活动,将分布在农村各地知书达理、能说会道、有威望的“乡贤”“名人”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知客宣讲队21支,在农村培育了一支将“天线”转化为“地气”、永不离开的宣传队伍。

于是,2017年4月,杨明全加入了广元市利州区作家协会利州知客分会,自此,他的唱词中多了“扶志扶能树新风,着重扶贫攻坚战”等政策宣传内容。

一些看似枯燥的、深奥的政策,通过知客的巧嘴变得妙趣横生、逗乐开怀,广大群众常常在欢声笑语中既知晓了大政方针,又学到了实用技能,充分展示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才能精准地推动中央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利州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一些村子还创新开展“两扶一树”十好典型的评比、宣传,在贫困户中形成了暗中较劲、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2017年底,作为广元首个计划摘帽区,利州区顺利通过省验收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组全方位“检阅”,交出脱贫攻坚的精彩答卷。

目前,利州区已组建知客协会乡镇分会10个,农村知客123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利州全区农村知客累计开展宣讲1000余场,实现村组全覆盖,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知客宣讲打造出群众教育的新路径,进一步丰富“两扶一树”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利州区唤醒和重建乡村文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开辟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的利州实践之路。

(记者 张欣 兰宜谦)


宜居乡村,留下向往的“诗和远方”

 

井田污水处理

乡村美,则国家美。

党的十九大以来,利州区扎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推乡村振兴,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坚持分类治理、协调推进、建管并重、兼顾特色,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让“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成为了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黑亮平整的柏油路在山间环绕,绿树掩映的小洋楼洋溢着现代生活气息,层层叠叠的果园里各色果实点缀其间,村民的小车停在枝藤缠绕、挂着红灯笼的花园门前,茶香袅袅,笑声朗朗……这是在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随处可见的一个场景。

作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新型农村社区,泥窝社区早在2014年就率先全区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七权”权证,为盘活资源“试水”乡村生态旅游打开了大门。如今的“泥窝”已经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窝窝”。

“要‘面子’光,也要‘里子’强,有了好环境、好风气、更要有好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赤化镇党委副书记潘星说,在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基础上,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泥窝社区大力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生活垃圾户分类、户卫生评比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对做得好的家庭给予适当的生活用品奖励。长态化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对河沟、村道周边清杂去乱,对房前屋后的鸡棚狗舍拆除、乱堆乱放清理,彻底解决“垃圾山”“垃圾沟”“死角垃圾”等问题。积极发动村民对屋内屋外、楼上楼下进行大清洁、大扫除,做到室内外干净整洁。

穿过“桃花岛”,跨过竹贤桥,静坐竹亭中,只听溪水潺潺,望庭院深深,处处青竹幽幽……通过实施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五变”行动,让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村民的共识。“做竹筒饭、竹筒肉之类的特色菜,一年可以赚十多万元,而且老人小孩都照顾到了。”开办起农家乐的社区居民陈义鑫一脸幸福地说,以前跑货运长年在外奔波,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创业挣钱。

在利州区,泥窝社区只是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坚持抓点示范和整村推进结合,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推广“户集村收乡运区处理”模式,引导农村居民购置家用分类垃圾桶,共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1363个,确保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

利州区龙潭乡是川东北盆周山区典型的纯农业乡镇,过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旱厕脏又臭,污水靠蒸发”是这里的现实写照。

为了彻底改变乡村面貌,龙潭乡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改造建设农村户用厕所;并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和扶贫新村建设,重点完善“1+6”村级服务中心、学校等公共场所公厕配建,新建改建了乡村公共厕所。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厕所粪污贮存、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利州区农村公厕覆盖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

按照“产业基地中建农民新村,新村周围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龙潭乡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梯次布局了乡村旅游、生态果蔬、畜牧养殖等近郊都市农业产业。“我们村干净整洁,既看不到污水也闻不到异味,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多了。”龙潭乡曙光村村民陈德强对他家附近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赞不绝口,“现在农村的生活污水都送给‘洋机器’喝,变成清水了。”运行该设备8个小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就能大部分清除,污水就可变为清水,异味也得到消除,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

目前,利州区已累计完成治理11959户,其中小型污水站处理832户、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处理259户、接入城市管网4016户、沼气池处理6852户,实现了应纳则纳、应集则集、应治则治、达标排放。同时,该区以规模养殖场和散养密集区为重点,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综合施策,实现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粪污资源化率达81.3%,规模养殖场装备配套率80%。

行走在龙潭乡,坡屋面、高屋脊、小青瓦、白粉墙、灰墙裙、格子窗……利州区将当地历史文化、红色符号、家训家风等元素融入到文化祠堂、文化墙的修建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全区累计改造旧房民居3934户,建成新村聚居点364个,修缮保护传统村落10个、历史建筑10处。

“来了龙潭,就不想走哦!”曾经的山坡地变成了成片的果园,整洁的环境卫生让这里游人如织,村民们吃上了“乡村旅游饭”,更加幸福的生活正向他们走来。

(记者 张欣 兰宜谦)


以“三治”激活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

 

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定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利州举办高层次集体婚礼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振兴离不开秩序,良好的秩序则源自有效治理。利州区通过将法治、德治和自治有机融合,激活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用实践证明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上午察看一组堰塘涨水情况,下午讨论安置点果树补偿事宜,晚上召集村民开小组会议……”龙潭乡建设村专职副书记冯浩一天的工作满满当当。这位在田间地头找希望的“专职村支书”,在34岁时,告别十六载的军旅生涯,带着自信与荣光回到家乡,却始终保持着军人敬业奉献的本色,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用实际行动做表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利州区持续深化“一村一领头羊”计划,探索创新村支书选任模式,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机制,从退伍军人、转聘大学生村官中优选26名专职村支书到村任职,奋力打造专职专业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是欧德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让我有了办农家乐的信心。没想到从今年春节营业以来,生意很不错。”8月23日,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村民欧军说起自己建设农家乐的经历时,对本村的“联户长”欧德勇赞赏有加。

为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质量,聚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近年来,利州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共设立3197个“联户党建网络”,每个网络推选一名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党员“联户长”,负责联系15户左右的群众,让他们享受“小事不出联户体、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的实惠,有效连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利州区切实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展才华、显身手,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2018年10月,荣山镇平基村60余亩金丝皇菊已全部盛开。看着游客纷至沓来,金丝皇菊供不应求,“90后”的平基村村主任李从宝喜上眉梢。一年前,他还在广东佛山某公司担任人事行政经理,如今为了那一抹乡愁,作为优秀农民工回到家乡,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力量所在、乡村党组织的希望所在。

出去散作“满天星”,回来聚成“一团火”。为回引更多像李从宝这样的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利州区以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为载体,创新农民工党建“双联五制”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固干强枝”“头羊选育”等八大工程。目前,已引导3500余名优秀农民工反哺家乡,新培育216名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发展148名致富带头人成为党员,遴选10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利州区强化人才“供给侧”思维,推动优质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柔性引才”接入高端智力,注重产学研协同推进,吸引114名行业领军人才献智献策,实施了“归巢创业”计划、“市民下乡”计划和“智力反哺”计划;积极探索“人才+”模式,组织开展“专家人才利州行”“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选派农业、水利等领域专家693人,围绕绿色果蔬、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开展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全覆盖建立乡村两级人才工作站,动态储备各类人才3956名;以党建扶贫示范行动为统揽,打造党建扶贫示范带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等本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强带弱、大带小,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当前,利州区正着力实施组织优化工程、骨干引领工程等7大乡村治理重点工程,规划建设赤化——白朝——宝轮、龙潭——大石——荣山等4条示范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到2022年,力争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村综合服务站建有率、一村一法律顾问配置率均达100%。

(记者 张欣 兰宜谦)

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科技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利州香菇研究所

“节假日每天接待客人30桌。一年收入就能达到50万元左右。”10月14日,跟记者算着细账,龙潭乡建设村六组的袁凤莲笑得合不拢嘴。

蓝天白云,田园青葱,不知名的鸟儿在房前屋后的果树上欢快地鸣叫……以前遭嫌弃的村子已经成了“宝地”,让袁凤莲告别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从“面朝黄泥背朝天”的地道农民成功转型为农家乐“老板”,收入翻了好几番。

“发展旅游真是对路子了!“建设村支部书记罗小平说。

过去——种坨坨地,挣毛毛钱

用罗小平的话来说,以前的龙潭人,种坨坨地,挣毛毛钱。

自80年代以来,全乡大多数家庭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

一直到2014年,种粮食一亩年收入只有2000元,留在村里就意味着“过不上好日子”。

随着乡村旅游悄然兴起,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经营农家乐。

吃农家饭菜,赏田园风光,这样粗放的乡村旅游,比起种粮食,收入翻了一番,这样的甜头让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蠢蠢欲动,起了回乡的念头。

山上的农家乐越来越多了,让游客眼花缭乱,可真正走进去了解一下,好像每家都差不多。

一窝蜂式的开张,导致发展后劲越来越不足,好不容易冒出回乡念头的许多村民,又开始犹豫不决。

机遇——全域旅游,绿色引擎

2014年,四川广元龙潭山地农业公园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目标是加快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利州区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启动了芳香南山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龙潭乡乡村旅游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经过两年来的建设,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芳香南山已雏形初现,通过完善赏花、娱乐、购物、餐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快速发展。

今年8月,占地面积110余亩的利州区龙潭芳香南山花卉博览园里,醉蝶花、太阳花、虞美人、万寿菊等各类花卉争奇斗艳,园内游人如织,处处弥漫着馥郁的花香……

2018年起,建设村流转出去的几十亩地从种蔬菜变为种花以后,城里来看花拍照的人成倍涌来,不仅她家每天爆满,村里十几家农家乐都如此。

乡亲们随手扯的野菜都能卖光,更不说土鸡蛋、酸水豆腐等“山货”。

连去年已脱贫的七组杨登平也不禁感叹:“一亩上万元的收入哦!自家的5亩土地流转有5000多元的租金,家门口走路不过十分钟,种种花、锄锄草,一年还能挣个8000元左右。”

如今——腰包鼓了,精神富了

上亿元的投入不仅给村子带来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眼界开了,观念变了,想留在家里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的集体荣誉感和文明意识也不断增强。

“垃圾都分类,家家争做文明示范户。”罗小平信心满满地说,“春看郁金香,夏采无花果,秋有菊花赏,冬看腊梅花”的建设村,现在全村300余户4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乡村旅游。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龙潭乡引进工商资本,鼓励村民自主参与,打造出了美丽乡村升级版。

据了解,2018年以来,龙潭乡按照“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思路,以推动旅游产业换挡升级为抓手,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已创建省级“四好村”6个、省级“文明村”6个;农家乐共64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8家,新创建农家乐4家,带动农民就业创业3000余人。

龙潭乡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是利州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文、体、旅、农等业态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一亩收入2000元,到如今一亩收入上万元,正如罗小平所说,乡村振兴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就是村子亮堂,脸上有光,口袋里有票子,人人都想回乡。

(记者 张欣 兰宜谦)(图片由利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