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14年广元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15-03-24 字体: [ ]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关规定编制。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六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间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通过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www.cngy.gov.cn)全文公开。

一、概述

2014年,广元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定期公开、依法公开”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深化公开内容、加强考核督办,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调整充实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各县区、市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各县区、市级各部门也建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专人报送、审核、发布信息,全市上下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工作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责任有追究,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探索建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系列制度,下发了《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广元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政务公开考核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严格考核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了群众参与评议制度,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三审”制度,做到了承办人员初审、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审发。

(二)强化载体建设,拓宽公开平台。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抓好政府门户网站这一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完成了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增强了在线调查、网上听证、互动交流、在线服务、政民互动等功能。按照《2014年四川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制定了统一服务事项、管理制度、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不断改进完善网站政府信息报送和显示对接平台,有针对性的改进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缺失、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链接错误等问题,进一步充实重点信息公开内容。

(三)狠抓重点领域,突出工作核心。在稳定信息公开数量的基础上,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作为公开重点,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做到了规范性文件在纸质公文印发后3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事关民生的重要政务活动信息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上网公开。

(四)加强互动交流,扩大群众参与。加强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等“三重”行政决策公开,通过网络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在线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加大依申请公开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解读工作,重要政策出台后,及时组织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评论员队伍进行准确解读,介绍政策出台背景、重要意义,总结归纳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分析预测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加强解疑释惑工作,做到政策发布、解读、回应三联动。

(五)完善行权平台,规范权力运行。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省政府办、省政管办要求不断完善市县区两级行权平台,保证了行政权力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全面建成市、县区两级统一的“一目录(行政职权目录)、两平台(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和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平台)、一大厅(电子政务大厅)”并投入运行,注重系统数据安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成市县统一规范的行政权力运行和行政审批数据灾备中心。集中完成了本单位行政权力数据的规范清理和补录工作,各行政权力部门纳入的所有行政权力事项正式全部网上运行。

(六)加大业务培训,强化指导督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对新任信息人员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并分期分批从县区、市级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到市政府办公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班学习,建立了梯度信息工作队伍。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县区、市级各部门的年度综合目标内容。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季度通报制度、重点信息公开专项督查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信息公开月报制度,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办牵头,联合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效能办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先后对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政府信息较差的单位、对未按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未及时公布重点信息和未定期报送信息公开进展情况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对业务水平、工作效率较差的单位进行了“点对点”现场督查和上门指导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6918条。其中:概况信息3675条、占2.68%,计划总结2763条、占2.01%,规范性文件2496条、占1.82%,工作动态信息74911条、占54.74%,人事信息1436条、占1.04%,财政信息3134条、占2.28%,行政执法信息3393条、占2.47%,其他信息45110条、占32.96%。

(一)重点信息公开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开重点领域信息54979条,其中:财政资金信息公开508条、占0.92%;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41519条、占75.54%;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5281条,占9.60%;公共服务信息公开4616条、占8.39%;公共监管信息公开3055条、占5.55%。

(二)信息公开途径

1.政府网站

按照2014年度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要求,对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完善了“重点信息公开”、“基础信息公开”和“办事服务”信息专栏,部分县区政府网门也进行了改版。全年全市政府网站累计公开信息74487条,其中: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9296条,各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43292条,市级部门网站公开21899条。

2.政务微博、政务微信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开设政务微博64个,累计公开政府信息数量:19544条;开设政务微信56个,累计公开政府信息数量:6246条。

3.政务服务中心信息查阅点

按照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市级电子政务大厅和7个县区电子政务大厅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14年,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有信息查阅点880个,全年接待公众查询数量157351人次,查询信息数量389608条。

4.档案馆、图书馆

截至2014年底,全市档案馆查询点共115个,全年接待公众查询数量13245人次,查询信息量32774条;全市图书馆查阅点共225个,全年接待公众查询数量272001人次,查询信息数量733970条。

5.新闻发布会

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新闻发布会24场次。其中:市级部门组织发布15场次,县区政府组织发布9场次。

6.其他形式

市、县区各单位还通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电视、电台、报刊、党务政务宣传栏、服务热线等载体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拓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5件。其中,现场书面申请46件,信函申请5件,网络申请4件。申请公开的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财政资金、行政执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4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没有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也未发现有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的行为。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没有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不够;  

2.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有待拓宽;

3.个别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意识不高。

(二)改进措施

1.加大督查力度。突出抓好财政资金、土地供应、公共服务、环保、安全、民生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督促检查工作,切实规范公开项目、据展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2.拓展公开范围。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推进由一般事务公开向行政权力运行等核心内容公开拓展,由单一公开向多元化公开转变。

3.狠抓监督考核。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成绩和实施奖惩的依据;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责任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