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朝天全区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 详情
朝天全区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14-10-16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字号:
打印

 

“一路都是恬然自得的美景!”
——朝天全区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见闻

 
    家住成都、在某通讯公司上班的张平,是一位喜欢旅游的80后。
    国庆前夕,当他的同事为国庆去哪玩而纠结时。张平早已有了自己的选择,他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我的收藏”,指着“‘心动朝天’国庆攻略之:发现乡村之美”的微信说,这就是我们一家国庆自驾游的目的地。
    和张平一样,在“十一黄金周”里,有21.48万人次的省内外游客选择了朝天,选择了朝天的乡村旅游。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独特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依托陆续建成的沙曾平、蒲羊东、转马文等五大幸福美丽新村走廊,着力打造涉及23个乡镇、165个村的曾家山、水磨沟、蒲羊东等三条乡村旅游环线,成功创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全区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基本成型。
    文旅融合紧,朝天乡村游有看头
    2011年,朝天区委、区政府制定旅游“1234”发展战略,建成朝天“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历史博物馆”的AAAA景区明月峡;“中国西部养生基地”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集生态观光和养生文化为一体AAAA景区曾家山;“地下仙宫”龙门阁创AAAA景区刚通过国家评审;省级自然保护区AAA景区水磨沟集奇、险、秀、幽于一身……何以将这些各具特色的景区串联起来?朝天给出的答案是: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环线,实现全区全域旅游。
    “如果说明月峡、曾家山、水磨沟等单个景区是散落的单粒珍珠,那么我们精心打造并推出的曾家山、水磨沟等乡村旅游环线就将其串成了珍珠链。”朝天区旅游局局长解明学如是说。
    近年来,朝天区在推进全区全域乡村旅游过程中,突出文化特色,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农旅结合,先后投入16.7亿元用于打造景区、建设新村、发展观光农业产业、培育业态和完善基础设施,以文安蚕桑博览园、中子核桃文化园等为代表的一批文旅农旅融合的示范点,为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一路都是恬然自得的美景!”10月5日,驾车走完“‘心动朝天’国庆攻略之:发现乡村之美”中的水磨沟乡村旅游环线,张平发出感慨的同时,还不忘把在水磨沟上拍摄的美图发到“朋友圈”与大家分享。
    然而,来了一次就喜欢上水磨沟乡村旅游环线的不只张平,从陕西省西安市来朝天自驾游的邓蓉用周末2天时间露营,穿越了秦巴大草甸、欣赏了马尾瀑等景点。10月12日,临走时尤其对秦巴大草甸念念不忘,“‘川北小九寨’美不胜收,真的是不虚此行!”
    发展再升级,朝天乡村游具活力
    今年8月18日,具备宣传营销、咨询推介、管理提升三大服务功能的“朝天乡村旅游联盟”成立,吸引了“王家绣园”等54家农家乐、乡村酒店和购物店加盟。
    利用在“朝天乡村旅游联盟”上学到的东西,“王家绣园”负责人王加志不断改进更新菜品和服务质量。如今“王家绣园”已成为朝天126家农家乐中的“佼佼者”,今年收入已近百万元。
    “联盟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我们经营户实现了抱团发展。”王加志认为,加入“朝天乡村旅游联盟”,推动了“王家绣园”服务质量的“再升级”。
    除了成立广元市首个乡村旅游联盟组织,朝天区还坚持健全完善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入机制,用核桃、蓝莓采摘体验等参与性强的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内涵,整体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作为朝天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之一,曾家镇在这其中充分受益,全镇有6000多名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均纯收入8000元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来自旅游。
    “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非常高。”曾家镇镇长吴正昌告诉记者,今年12月中旬曾家山国际滑雪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曾家山冬季旅游参与项目将进一步丰富,明年5月“木头寨度假村”建成和吊滩河的开发,将进一步推动朝天乡村旅游实现上档升级。
    生于1993年的粟鹭,2013年毕业后,毅然放弃外地的高薪工作,回老家在曾家山景区当起了讲解员。
    “朝天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年青人在其中的锻炼机会比较多。”粟鹭说,她喜欢导游这份工作,在家乡做喜欢的工作也就更有激情和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上旬,朝天区乡村旅游游客已达1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7亿元,促进旅游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6000元。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以上。

  (兰正辉 记者 唐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