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党委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广元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8个重点市之一,全市有739个贫困村、近2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全市公安机关对口帮扶19个贫困村、938户贫困户2998人。中央、省市决战脱贫攻坚以来,市公安局党委将脱贫攻坚作为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任务,探索实施“三抓三促两倒查”党建扶贫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11月广元市局在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主要做法是:
一、“三抓”强组织,为党建扶贫提供坚实基础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实施党建扶贫的基础。重点突出“三抓”。
(一)抓认识。市局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新一届局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大工作来认识谋划部署,先后举办3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2次经济形势分析会、2期领导干部读书班,专题研究、专项解决领导挂联考核、驻村队员补助、产业项目投资等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7项。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党组织将“聚力脱贫攻坚”作为“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每月组织1次专门的学习讨论。党员领导每月参加1次双重组织生活,每季度到精准扶贫村作1次党课宣讲。党员民警人人写心得、谈体会,切实纠偏勘误、端正认识,增强投身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抓班子。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市局调整了由胡国民副市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由机关党委书记牵头的驻村工作队。加强工作责任,明确了市局和分县局各党总支、支部书记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专人主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提出了“一年脱一半、三年全脱完、五年不反弹”的脱贫工作目标,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各基层党组织和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市局和分县局机关党委每2个月专题研究1次帮扶工作,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每年入户帮扶不少于6次,并做好工作记录。
(三)抓队伍。一线建组织。根据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全面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改选换届,将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到每个党总支、党支部精准对接。在所有精准扶贫村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选派有农村工作经历、责任心强的19名党员民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线管干部。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将下基层开展帮扶情况作为干部晋升任职的资格条件,并向驻村第一书记倾斜。近两年来,市局晋升提拔的16名科级干部,均事先通过帮扶村群众问卷测评。一线提素质。着力加强脱贫攻坚队伍专业化培训,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培训78期350人次。开展了“提升扶贫攻坚能力,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上培训,实现了“全覆盖”。
二、“三促”强驱动,为党建扶贫注入内生动力
强有力的帮扶举施是实施党建扶贫的关键。重点突出“三促”。
(一)促制度创新。以逗硬落实市委《超常推进脱贫攻坚三十三条措施》等为基础,今年9月,市局党委班子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率先在全国地市一级公安机关出台了《全市公安系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为脱贫攻坚“系统抓、抓系统”进行了规范和指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制定了《驻村帮扶队工作规范》《驻村帮扶队考核办法》《直接联系群众八项制度》《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纪律规定》等制度规范7个,有力确保了“六个一”帮扶机制落实到位。
(二)促措施落实。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五个三”帮扶措施:治安扶贫抓“三建”。在全市脱贫村大力开展“建天网、建卡口、建警务室”工程,已安装1680个公共“天网”电子监控探头、280个农村主要道路治安卡口,建成36个农村警务室,补齐防控短板,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扶贫抓“三创”。大力开展“创无毒、创无邪、创无黑恶”活动,全市233个乡镇(街道)中有226个被命名为“无毒乡镇(街道)”,90%乡镇达“无邪教乡镇”标准,未出现脱贫村治安复杂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黑恶势力团伙。智力扶贫抓“三送”。沉入乡村,送法律、送服务、送温暖,加强防火、防盗、防诈骗宣传,为群众代办户籍、身份证件1200余件,开展爱心捐助51.5万元。基础扶贫抓“三保”。做到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投入道路、饮水、农网、教育、医疗等项目建设65个,累计投入资金5263万元。产业扶贫抓“三投”。通过特色种养、优势项目、生态保护投入,仅市局机关在脱贫村就发展脆红李园280亩、种植魔芋160亩、木耳15万椴、百头养羊大户18家、品改核桃5万株等特色、优势项目,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创造条件。
(三)促作风转变。优化服务作风。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服务脱贫攻坚示范党组织活动,组织开展“平安进万家”“千警走基层”“我在群众中”等主题志愿活动,树立公安机关服务脱贫攻坚的良好形象。持续改进作风。大力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把脱贫攻坚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集中学习《摆脱贫困》《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守规矩、敢担当、讲奉献、善作为、做表率。加强纪律作风。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向基层党组织延伸,制定了《民警下基层工作纪律》,要求下基层帮扶一律自行就餐,不给帮扶对象和村组增加负担。
三、“两倒查”强质效,为党建扶贫提供有力保障
强有力的问责要求是实施党建扶贫的保障。重点突出“两倒查”。
(一)效果倒查。从基层看成效。根据市局制定的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办法,依据脱贫攻坚五年规划和各基层党组织与各精准扶贫户商定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由市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人深入帮扶户家中,通过“望、闻、问、切”,面对面逐项查验、一一核实,以此评估帮扶工作实际成效,掌握帮扶工作进度。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效果不好,未如期完成贫困村、贫困户每年退出任务,拖了整体脱贫工作后腿的,对帮扶支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督办,责令整改补课,限期完成退出任务。去年以来,共发整改通知书17份。
(二)责任倒查。从基层查责任。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组成督导组,深入到精准帮扶村、精准帮扶户,对照“六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开展专项督办、明查暗访,听群众评判,看基层评价。重点倒查党支部和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够不够、开展帮扶工作次数多不多、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实不实、执行下基层工作纪律好不好等内容。对帮扶工作敷衍塞责、因帮扶工作要求不到位被通报批评2次以上、群众测评满意度低于70%、因工作失职失误致贫困村发生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约谈有关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对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后果的,给予组织处理。去年以来,共约谈支部书记7人次。
实施“三抓三促两倒查”党建扶贫模式,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市局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多次受到省、市委表彰,邓勇副省长以及市委书记王菲、市长邹自景先后作出肯定性批示,群众送来感谢信120多封、匾牌7副、锦旗35面。一是打开了致富之门。2015年底,全市公安机关“双联”帮扶的1365户已全部脱贫,实现脱贫户持续稳步增收。二是实现了产业升级。规划实施农作物特产种植、禽畜养殖等产业项目48个,投入项目帮扶资金386.6万元。三是改善了基础建设。帮扶村落后面貌逐步得到改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成为历史。四是改变了人居环境。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已帮扶异地搬迁102户、危房改造357户。市局机关帮扶的松柏村二组韩怀坤一改过去赌博、邋遢等恶习,不仅将旧房改建装修一新,还自食其力养猪、养牛、养鸡,成为致富能手。五是保持了良好治安。全市公安机关结合脱贫攻坚抓业务、创平安,1-10月,全市刑事、治安案件、交通、火灾事故同比分别下降22.8%、7.5%、26.2%、21.5%,联系的帮扶村实现了无重大案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