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1日) » 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1日)
发布时间: 2006-03-07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打印

——2006年3月1日在广元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侍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简要回顾和2005年工作总结

“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专心专意抓发展,战胜了非典等重大疫情和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喜步伐。与“九五”比,全市生产总值累计增长50.7%,年均增长8.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0.1:25.9:34.0调整为32.5:29.3:3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7.9%,年均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33.1%,年均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3.2%,年均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520元,累计增长33.1%,年均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94元,累计增长42.2%,年均增长7.3%。民营经济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4.9个百分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6.6个百分点。普通高考万人口上线率提高10个百分点。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提高0.8个百分点。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1个和3.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4.5个千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005年,市政府紧紧围绕市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投入和产业、企业为抓手,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9大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为民办的12件实事,一个团结奋进、创新务实、风正心齐、跨越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一)推进又快又好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上来。全市生产总值14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2亿元,剔除停征农业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8.6%。第二产业增加值42.54亿元,增长20.2%。金圣3万吨铝合金棒加工等23个项目竣工投产,飞亚高分子材料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工业投入20亿元,增长21%。工业增加值31.06亿元,增长18.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1亿元,增长21%。利润总额1.94亿元,增长3.1倍。第一产业增加值47.26亿元,增长7.5%。新培育和发展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户,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0户,新增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86万亩。粮食产量136.7万吨,增长2.5%。烤烟产量7.4万担,增长3.2倍。出栏生猪366.7万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4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亿元,增长10.3%。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围绕“一道一线三点一城”打造旅游精品,完成重点景区(点)旅游总规及剑门关、红军渡、红军城、水磨沟等景区(点)修建性详规,皇泽寺改(扩)建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旅游总收入14.1亿元,增长40.1%。摩尔天成等10个项目加速建设,苍溪梨都现代商城等6个项目建成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6亿元,增长14.2%。各项存款余额164.8亿元,贷款余额145.5亿元,分别增长15.4%和11.3%。

(二)狠抓项目投入,一批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坚持经济建设以项目投入为抓手,全力抓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66亿元,增长37.1%。84个“四个一批”建设项目有20个竣工投产,39个进度加快,11个开工建设,14个前期工作加快。纳入市政府单项目标考核的22个重大项目中,天然气钻探工程、省道202线元坝至巴中界公路改造、四川旅游北环线苍剑唐公路等16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广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广元至川陕界(棋盘关)高速公路、兰渝铁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旺苍15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完成厂址征地拆迁、矿山资源储量认证等工作,4×30万千瓦劣质煤坑口电厂批准开展前期工作。西安伟达、南京雨润、上炭石墨等18个企业在广元追加投资2.68亿元。新列入加快建设的川甘界(姚渡)至广元至南充高速公路进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南河生态湿地公园完成规划工作,教育发展规划区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实现重大突破。我们坚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深化“三个转变”,以全面彻底整治矿产开发秩序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全市土地收益9633万元,经营性用地“招拍挂”达到100%。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1704亩,耕地流转42.8万亩。以拍卖方式出让矿业权34宗,收益4300万元,增长2倍。首次成功拍卖水能资源开发权3处,收益906万元。拍卖249辆到期出租车经营权,出让收益5968万元。吸纳民间投资34.06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0.3%。民营经济增加值62.9亿元,增长1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2%。市经济开发区整合改革完成,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苍溪县率先完成乡镇综合改革,全市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管工作完成。将企业改革与开放式重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市肉联厂、旺苍化工有限公司分别以2620万元和121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081电子系统改革方案基本完成,821厂改革脱困方案加快实施,市本级8户企业并轨出中心工作基本完成。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效,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迈出关键步伐。市中区被列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试点县之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项目309个、知名企业15户,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5.4亿元,增长13%,利用外资104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576万美元,增长8.6%,其中出口8756万美元。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用于教育支出4.75亿元,增长13.9%。对9.7万名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普九”成果巩固提高。初中毕业升学率和高考万人口上线率分别上升到全省第一位和第五位。普教与职教之比达到5.5:4.5。引进名校民资,开放式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广元师范学校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并实现招生,广元职工医学院与泸州医学院签订了合办独立学院意向性协议。广元中学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用于科技支出602万元,增长28.1%。实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项目5个,上报国家、省科技项目24个,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个,实施对外科技合作项目6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1%,苍溪县建成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12675万元,增长71.7%。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形成,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建成社区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2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收到实效。用于计划生育支出4911万元,增长33.4%。计划生育“三结合”投入888万元,按标准兑现奖励扶助对象8975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10.5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0.8‰。用于文体广播支出4308万元,增长33.9%,文化产业总收入1.47亿元,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9%和98.6%。2005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暨国际凤舟赛成功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国防后备力量加强。无一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城镇化率达到27.4%,提高1.1个百分点,市城区建成区面积26.64平方公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五)启动生态广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我们坚持做亮生态广元特色,打响生态广元品牌,狠抓生态广元建设。完成《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总体规划》。完成绿色通道建设98公里、城周绿化造林2.6万亩,有效保护天然林1350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还草62.1万亩、荒山造林5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5.2%。启动实施100个生态小康新村建设。全面整治嘉陵江、青竹江,启动生态河道建设。完成主要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确界立碑,城区关闭自备水源基本结束。依法关闭旺苍103个土焦窑、42个小石灰窑和16家小洗选厂,依法取缔、关闭“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4户,停产治理3户,限期治理36户。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1%,废水排放达标率88%,粉尘治理达标率78%。城市污水和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4万吨和200吨。

(六)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我们坚持以发展求和谐,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或超额完成为民办的12件实事:解决5085名特困人口温饱,改善50532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解决12.67万人饮水困难,5.67万人实现安全饮水;建沼气池2.1万口;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112公里、通村公路629公里,建成小码头19座;启动向家沟、新民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市城区电子路北段等17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南河水污染治理一期目标实现,嘉陵江流域8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7户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1户停产整顿;改造维修中小学校舍68566平方米;培训农民工27.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5742人;新建107个移动通讯基站覆盖792个行政村,完成653个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决1600户群众用电难问题;启动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5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增长8.3%。城镇登记失业率4.1%,按时足额发放“两保”资金26751万元,75703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12757名符合条件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低保,兑付历年拖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费3841万元,清偿政府拖欠工程款(网上)2.2亿元。以宝珠寺电站、升钟水库剑阁淹没区为重点的移民区建设和发展工作得到加强,到位移民项目资金3660万元。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5010万元。成功抗击“7·1”、“7·18”特大洪灾,安排实施生产生活扶持项目170个,6509间倒塌房屋完成重建,1938户受灾农户全部搬进新居。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和方法,实行“市民信访接待日”制度,构建了市长、县(区)长、局长同时接待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修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部分专项、部门预案,重大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两抢一盗”专项打击整治活动收到明显成效。安全生产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指标之内,重大事故下降42.9%,无特大事故发生。

(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较好地履行了政府职能。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理念,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政务公开,完善了听证、公示、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切实加强团结协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5件、政协委员提案33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5%以上。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行政赔偿制得到认真执行,依法严格实行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得到加强。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五个坚决纠正”得到较好的落实,“五股歪风”得到有效治理,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从源头、机制、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初步形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初步建立了用抓落实检验、评价能力和水平的机制,改进了目标考核办法,执行力明显增强,落实程度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这是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广元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十五”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始终坚持又快又好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投入和产业、企业为抓手,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配置资源,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既是对过去取得成绩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政府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还是低水平上的提速增效,发展不快和发展滞后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农业产业化规模小,发展和带动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镇化进程慢,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群众生活还面临不少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行政效能不高,经济发展环境不优;消极腐败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时有发生;少数公务员缺乏强烈的发展责任感,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市政府将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一五”目标要求

“十一五”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极为重要。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起草了《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大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推进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加速形成和建设生态广元的总体目标,以项目和投入为抓手,以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为突破口,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农业产业化、城乡生态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实现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推进又快又好发展,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强后劲,实现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对外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增强区位优势,打造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着力强化项目投入,突破性抓好一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后劲;着力促进产业培育,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先发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着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大力提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水平,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达到2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000元以上。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23.7:40.7:35.6,二产超一产,工业超农业。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600亿元,生产性投入比重逐年提高。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过30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5%左右。区域优势明显增强,物流商贸中心加速形成,城镇化率达到35%。生态广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构建和谐广元。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落实好九大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确立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做强骨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物流商贸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广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重点区域环境治理,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200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投入和产业、企业为抓手,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又快又好跨越式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5%、103%和1.2‰以内。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首位,工业增加值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2%,利润增长20%以上,培育上规模工业企业25户,实现二产超一产。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有色金属、能源、食品饮料、建材、纺织工业、机电和医药化工七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突出抓好大项目大企业,促进上炭石墨、福润食品加工等7个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推进启明星技改、旺苍150万吨旋窑水泥、伟华9万纱锭技改扩能、新型墙体材料、中密度纤维板等13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新上项目和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中小企业和县域工业发展,着力优化环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突出抓好市、县(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适度超前建设发展区基础设施,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企业自主创新,狠抓技术改造,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具有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完成技改投资14 . 8亿元。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完善各级抓工业的工作和考核机制。着力加强工业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各类工业人才资源。严格执行工业经济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搞好煤电油气运和资金等综合协调,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狠抓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集中力量抓好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增长33%。坚持国资民资并举,加速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出成效,对52个重点工程建设及重点工作项目确定总体进度要求,实行倒排工期,具体落实到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省道202线旺苍至巴中界改造、电信和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16个项目尽早竣工,紫兰坝电站、2×5万千瓦劣质煤坑口电厂、城周绿化及绿色通道、生态河道、广巴高速公路等19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亭子口水利枢纽、广元至川陕界(棋盘关)高速公路、苍溪航电枢纽等11个项目尽早开工,兰渝铁路、川甘界(姚渡)至广元至南充高速公路、4×30万千瓦劣质煤坑口电厂等6个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地方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国道108线将军桥至瓷窑铺段、绵广高速公路广元连接线加宽工程等9个项目竣工使用,国道212线宝珠寺至沙洲段、剑南路普安至厚子铺段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创新方式,强化责任,重点做好能源开发、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装备与机械、建材、医药化工、旅游、教育以及农业产业化等项目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扩大“浙广合作”和“九广合作”,加强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储备重点项目250个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2亿元,其中国内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

(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力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整合投入、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全面启动,重点推动,示范带动,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在农民生活上实现新提高,在农村面貌上呈现新变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乡风民俗上倡导新风尚,在乡村治理上健全新机制。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农村工作全过程。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新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户以上,扶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户以上,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0个以上,加强县(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搞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继续抓好优质粮油生产,着力推进畜牧、林果、蔬菜、烟叶等特色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广苍溪县“六个一”加“三配套”的“户办工程”经验和元坝区“建、管、养、运”的农村公路建设经验,以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为重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完成“劳务品牌培训工程”5万人,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打造“外派劳务基地”,努力实现劳务收入28亿元以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以上。坚持以村民自治为重点,深化村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四)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和物流商贸业。以旅游业和物流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增长13.6%。进一步突出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旅游业,旅游收入实现18.85亿元,增长34%。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按照高起点、大投入、建精品的思路,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重点开发剑门蜀道、唐家河、红军渡等景区,着力打造市城区旅游景点。搞好旅游资源整合,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对接。创新旅游投入机制,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旅游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信贷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突破“瓶颈”制约。大力整治旅游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着力打造嘉陵江、南河两岸餐饮和娱乐休闲带,抓好老城商业区、特色街区和以利州广场、南河小商品城为中心的现代零售商圈建设,完成永隆商城、摩尔天成、新天地购物中心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做好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引进工作,扩大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加速建设物流园区,烟草、新华物流等项目尽早开工。完成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编制,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市场体系,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延伸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抓好专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市场建设和监管,重点整治食品、药品和矿产开发等市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行为。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推进“三个转变”,严格执行“三个一律”,拓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领域和空间。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和民营企业权益,改进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确保完成民间投资45亿元,增长32%,民营经济增加值72.3亿元,增长15%。创新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机制,积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新增各类人才4750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狠抓081电子系统和821厂改制脱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监督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新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和产业化基地集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及供销社改革,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继续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外贸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继续抓好有色金属出口,着力提高服装纺织、畜禽和农副产品、中成药等加工产品的出口能力和规模,利用外资110万美元以上,出口1亿美元以上。

(六)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循序渐进、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区、重点城镇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增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心城区新增1.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切实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市中心城区和县(区)详规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道路、管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和完善,确保滨江大道全线通车,完成南河生态湿地公园核心区及配套景观桥、教育发展规划区公共配套设施、万源大桥等建设,启动两江口生态工程前期规划选址及可研论证工作,搞好下西片区、利州东路等城市综合改建项目。强化城市管理,搞好城市专项整治,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挖掘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形象,聚合“人气”和“商气”。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大力促进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积极引导乡镇工业等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形成就业和经济支撑,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继续支持剑阁新县城建设。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建立稳定边远山区教师激励机制,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普通高考上线率达到85%以上,剑阁中学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突出就业导向,强化转移培训,职教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开放式、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教育发展规划区建设,广元师范、广元职中新校区力争秋季投入使用,广元职工医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元电大新校区力争开工建设。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认真实施农村远程教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首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国家、省、市科技(专利)项目立项70个以上,启动实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50项重点科技项目,建成省级科技工作先进县(区)1个,积极创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和全国、省科普示范县(区)。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和重点疾病、地方病防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着力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完善城市、农村和公共三大卫生服务体系,突出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搞好4个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181万人以上。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力度。继续落实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深化优质服务,保持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加快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女皇文化园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办好’2006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暨国际凤舟节。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和社会科学。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明户、文明村镇和城市文明社区建设,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做好对台和外事侨务工作。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和残疾人工作。

(八)加快建设生态广元。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内容。完成《生态广元总体规划》。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德合作四川广元造林等重点项目,完成成片造林6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健全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把城周绿化及绿色通道、生态河道工程建成生态广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源,依法全面划定县城以上和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已划定的保护区加强控制和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突出抓好嘉陵江、南河、东河等重点流域的污染治理,完成5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70%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5分贝。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启动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精细生产、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强化节约用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实施“金土地工程”,开发整理土地3.58万亩,新增耕地3100亩。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力度,减少耕地污染。

(九)切实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快构建收入、支出、预算、监督“四位一体”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认真执行非税收入政策,加强对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4.65亿元,同口径增长12.5%。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一般性支出增长,增加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投入,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43亿元,同口径增长32.7%。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切实加大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等监管力度,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大对财政性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跟踪监控,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和监管体系,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严禁新增不良债务,积极化解乡村债务。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创新信贷投入机制,努力构建融资平台,切实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以及有效益、有市场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撑。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抓好金融风险监控,要千方百计地扩大信贷规模和范围,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发展。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抓好小额贷款试点。大力支持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保险。

(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 9%以上。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2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3000人,396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加快推进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所有企业都要依法与所用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落实失地农民农转非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速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特困群体救助长效机制,兑现下岗再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劳动仲裁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兑现,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3030万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抓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和社会事业扶贫,新解决4545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39116名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征地拆迁、移民帮扶安置工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预测预报,搞好防灾减灾救灾,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加强和改善信访工作,强化“市民信访接待日”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集中时间解决66件信访老户问题。加强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道路、矿山等安全事故多发领域的专项整治,搞好消防和危险化学品管理,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加大对药品、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使用放心的药品和食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实施“五五”普法,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不断深化防范和惩治邪教工作。切实加强禁毒工作。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努力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和军转安置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在全力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办好12件实事:(1)新启动生态小康新村200个,新建生态小康户4万户,新建农村沼气池2万口,完成农村“五保”户危房改造815户1650间;(2)解决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红层丘陵地区找水打井54355口,解决190243人饮水困难; (3)实施宝电移民区人畜饮水、基础设施等项目42个,启动实施升钟水库剑阁淹没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4)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350公里、通村公路850公里,完成渡改桥45座、新开工50座,新建农村汽车客运站21个、农村小码头39座,新建乡村机耕道70公里、硬化50公里;(5)加速实施县城电网改造及西部农网完善专项工程,完成高低压线路及户表改造;(6)解决110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的问题;(7)新建和改造寄宿制学校50所,新改造维修中小学校舍4 . 7万平方米,完成1191所学校饮用水改造,全部解决农村中小学饮水安全问题;(8)新建和改造社区卫生中心(站)10个,完成15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9)强力推进南河水污染治理,确保市城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整治市城区背街小巷20条以上;(10)完成市城周绿化造林1.7万亩;(11)资助1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2)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差不少于50元,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供养金每月按62元标准发放。

四、努力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责任、诚信和法治理念,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一)科学决策,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紧扣新时期政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学习,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办好政务服务中心。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行政赔偿制度。

(二)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务实,把握时代性,体现前瞻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精细管理机制,把每项工作的责权利落实到人头,较真碰硬,严格惩戒。摒弃特权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承担责任,形成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身先士卒,主动到最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坚持不懈地把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转变作风,强化效能建设。市政府把2006年确定为“行政效能建设年”,强力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落实创效能的良好氛围,为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大张旗鼓地激励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和干大事,对那些善于抓群众认可的大事、勇于抓长期解决不了的难事、敢于抓多年得不到解决的“烦”事的人,在政治上给地位、精神上给荣誉、物质上给奖励。健全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建立行政效能告诫制度,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从严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加大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行政效能监察的力度,对因主观原因造成目标任务不能如期按质按量完成或影响重大项目落实进程的,对因工作不力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对群体性事件制止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严于律己,做到清正廉洁。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大兴求真务实、厉行节约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摒弃盲目攀比、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急功近利等不良作风,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督查,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重点,严惩一切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与民争利的人和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完成今年各项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创新奋进,大胆履职,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广元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附:名词解释和说明

1、“三个转变”:即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2、“三个一律”:指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商品住宅开发用地一律以拍卖方式出让,探矿、采矿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3、“一道一线三点一城”:“一道”即剑门古蜀道,“一线”即四川旅游北环线,“三点”即剑门关、唐家河及苍溪红军渡和旺苍红军城,“一城”即市中心城区。

4、“两保”:即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5、“两免一补”:指对义务教育阶段县城和农村的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和其他困难家庭的学生免学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6、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指对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时鲜瓜果、新鲜蔬菜、活家禽、家畜、水产品等)的营运货车(以道路运输证为准),通过省内所有公路收费站(包括高速公路)一律免收过路、过桥和过隧道费。目前,我省还与重庆、贵州、广西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7、“劳务品牌培训工程”:指通过对劳务进行系列化开发、技能化包装、市场化营销、产业化打造,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川妹子”、“川建工”、“川保安”、“川厨师”等系列品牌,建立有品牌标识、品牌质量标准、品牌认证、品牌包装、品牌营销的劳务品牌培训、输出、管理、服务体系和网络。

8、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与建设项目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9、现代零售商圈:指以现代商业物业为核心向外延伸一定范围而形成的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的时间距离或者空间距离,是现代商业物业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它包括消费人群、有效经营者、有效的商业管理、合理的发展前景和环境的形象、功能、建筑形态等必备要素。

10、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省委从2005年起,在全省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创建一批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会政治持续稳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治安保持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环境和谐安宁的县(市、区)以及基层乡镇(街道)、单位,为建设法治、和谐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1、行政效能建设:指运用各种科学管理手段、制度和载体,以注重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强化效能监督、严格考核奖惩为抓手,调动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保证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

12、四川旅游北环线苍剑唐公路:指在我市境内东接阆中市,经苍溪县城、剑阁县普安镇和青川县金子山乡、凉水镇至唐家河,西接平武县九寨环线的公路。

13、“十五”与“九五”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开始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3年后没有就业的人员转化为失业人员;二是“十五”期间,逐步把征地农转非人员、城镇低保人员和残疾人失业人员纳入失业人员范畴;三是“十五”期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其中一部分形成一个新的就业困难群体。

14、教育发展规划区:为强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2005年决定创建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发展规划区。该区位于市城区东城区东端,规划用地面积2074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需7.5亿元,在校生规模可达2.3万人。

15、“市民信访接待日”制度:五届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从2005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开始,除法定节假日外,每个星期五上午为“市民信访接待日”,市、县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同步轮流安排领导接待来访群众,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处理反映强烈并带有倾向性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16、南河生态湿地公园:该项目是南山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市城区东城区南河南岸,老鹰嘴大桥以东沿南河、南山到万源东侧规划的清风南路,核心建设区为705亩,规划建设以自然生态美景为主、人工设施为辅,把自然与人工湿地、园林景观、河流水系及科普教育有机结合,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休闲游览等功能,通过对山水、林木的有机组合,创造生动、丰富、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