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高速路 通入山村千万户
——广元市信息通信建设扶贫工作纪实
2016年以来,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的通信不断完善,并发展起了电子商务。目前,该村发展集体经济木耳7万棒,通过电商销售年收入25万左右。
全市互联网累计发展各类涉农电商企业2500余家,其中年度销售额超千万元的15家,有力助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核心提示
2016年以来,我市通过扎实开展信息通信建设扶贫工作,统筹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等工程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偏远地区手机网络覆盖质量提升等活动,稳步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五年间,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从无到有,通信网络覆盖质量由次到优。我市实现农村地区信息通信服务质量逐年提升,信息通信扶贫群众满意度与日俱增。
6月9日,汽车行驶在通往罗圈岩村的公路上,路旁的七盘花沿路而开,色彩斑斓,满山的核桃树挂满果实,甚是可爱。难得的好天气,清晨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
好一幅漂亮的风景,记者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与大家分享罗圈岩村的美丽风景。不一会儿,点赞、评论就20余条,大家纷纷被这美丽山村所吸引。记者不禁感叹,一条蜿蜒盘旋的公路,从谷底到山巅,偏远地区已实现手机网络全覆盖。
同行的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张茗钧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市着力于提升全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通信服务质量,推动信息通信普惠发展,全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有通信网络覆盖
739个贫困村全部达标
全市行政村光纤网络实现通达率100%
位于朝天区沙河镇的罗圈岩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38人,贫困发生率63.5%。
作为一个平均海拔在1100米的高山贫困村,在2008年前,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见到罗圈岩村的文书杨平顺时,他向记者讲起了当年的故事。“因为道路不畅,建筑材料拉不上山,这里的人们干脆放弃修建房屋;因为路太难走,农产品运不出去,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这座大山;因为没有网络,这里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山村……”
如今,一条宽4.5米的公路,依山而建,人们赶一次集,单程最多也就半个小时;村里的百年老屋按照统一风格装修翻新,进入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村里的老少村民,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玩起了微信、抖音……
看到现在的变化,杨平顺甚是感慨,“因为网络的通畅,我们罗圈岩村建成了全国知名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构建了‘一谷两带三区’旅游空间,种养殖业初具规模,村民安居乐业。”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全市739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国家及省信息通信建设扶贫考核标准,实现全市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率100%。
信息化智慧应用
全市共建2052个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4%
高于全省平均覆盖率80%
在罗圈岩村委会,房前的益农信息社招牌尤为引人注目。
走进信息社,代购代销、助农补贴、便民缴费、金融服务、助力产业……满屏的“三农”信息服务知识在5个数字电视上滚动显示着。
旁边的信息平台上,广元电信朝天片区总经理马文汉正在对综合信息平台进行维护。他告诉记者:“为保障网络通畅,咱们电信公司每个月都会派专业工作人员下村对农村综合信息平台的运行进行网络维护与测试。”
2016年,罗圈岩村开始信息通信建设,短短一年时间,罗圈岩村就建立了“大数据+易地扶贫搬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帮扶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供销协议,年均实现线上销售6万余元,通过就业服务平台、远程医疗平台等网络信息建设,让群众直接进入“互联网+”时代。
截至目前,我市益农信息社共建有205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4%,高于全省平均覆盖率80%。同时,共完成全市196个行政村的197个4G基站建设任务,有效解决61个贫困村4G网络覆盖。
进入“互联网+”时代:
全市212个乡镇益农信息社运营活跃率升高
互联网助推电子商务有效延伸在罗圈岩村益农信息社的左边是便民服务站,货架上摆放着核桃、木耳、腊肉、香菇、花生……一系列农产品的展示让记者应接不暇。
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罗圈岩村借着信息通信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今年39岁的杨平顺同时也是罗圈岩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通过信息通信网络,他努力学习网络知识与应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助推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
不用出村,农产品通过信息社就可代购代销,不止是罗圈岩村。截至目前,全市212个乡镇已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已实现834个行政村(社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同时,互联网累计发展各类涉农电商企业2500余家,其中年度销售额超千万元的15家,广元七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全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随着益农信息社运营活跃率升高,我市申请开通“天虎云商”电商平台数量就达300个。张茗钧表示,信息通信建设扶贫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贫困人口,更加便捷地用上信息通信网络,享受信息通信技术成果。我市同步推进“提速降费”和“信息化应用推广”,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放大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