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资产盘活型。成立282个村集体经济管理专班,将村集体闲置校舍等资产折资入股专合社、企业,通过公开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有效盘活。整合2.8万亩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撂荒土地,采取入股、出租等方式引进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盘活各类资产1500多万元。⑵产业带动型。围绕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引进2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实行“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建成6900余亩猕猴桃基地、4000余亩中药材基地,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截至目前,实现11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37个村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⑶服务创收型。分村成立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股份经济联合社,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物资统供统购、农产品统收统销等有偿服务。招引企业老板等投资入股、认领集体经济产业园,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代理经营收取管理费。截至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服务收入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