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初心惠桑梓枫芋套种显担当
记全国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刘渝
10月11日,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人选公示结束,经逐级推荐、省级公示等环节,最终产生了全国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
其中,由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返乡创业企业家刘渝入选,成为我市获得全国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的唯一一人。
刘渝是一名战士。
弱冠之年,当兵卫国,将青春奉献给国防;
退伍复员,返乡创业,真情助力脱贫攻坚;
疫情突袭,勇于担当,积极进行复工复产;
……
时光流逝,初心不忘,本色不改。
无论在哪个战场,刘渝都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坚毅果敢地冲锋向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复员军人、一名“职业农民”应有的使命担当!
持续学习敏锐捕捉发展机遇
1971年出生的刘渝,当过兵,在机关工作过,搞过工程,始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平日里,我每天都坚持看时事新闻。一遇到有啥职业培训,尤其是涉及农业方面的,我会一个不落的参加。”在刘渝看来,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持续学习,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观点,就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刘渝已经完成四川省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参加了中组部在延安梁家河组织的党校学习……
“这些培训,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知识,还拥有了新理念。”因有不断学习打下的基础,刘渝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返乡创业。
2017年初,经市科协招商邀请,刘渝与广元市魔芋协会就魔芋种植达成初识,选定剑阁县白龙镇先锋村(剑阁县原碑垭乡刘家村)作为创业基地。
反哺家乡模式创新助农增收
从农村走出去的刘渝,是一个愿意静下心来思考的人。
生于先锋村的刘渝,5岁时母亲离世,父亲常年在外教书。“我是在乡邻关爱下长大的孩子,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便想能反哺家乡。”
从2017年6月成立剑阁县润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起,刘渝直接投资1600万元,经土地流转和垦荒复垦,在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的科技支持下,充分运用低海拔地区抗病魔芋“川魔珠1号”、魔芋与元宝枫林下种植新技术,在白龙镇摸索和推广“枫芋套种”(元宝枫、魔芋)模式1600余亩,培育出元宝枫“丰产一号”种苗300多万株,并正在开发元宝枫茶、魔芋精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在家乡创业,人熟,丢不起人!”为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脱贫,刘渝立足“公司+专合社+贫困户”构架,通过“核心基地+村建脱贫示范园+群众自建种植园”,常年为6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每人每天60元的务工岗位,以为每户贫困户提供100株元宝枫树苗,并回收元宝枫树鲜叶、果实等方式,带动293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参与“枫芋套种”。
“以前种苞谷,一亩地有500元收入。现在种枫芋,效益高多了。”先锋村贫困户王小华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但她家的收入却没有受到影响。“我家种了1200多株元宝枫,元宝枫鲜叶卖了3600多元,在园区打工4个月有6000多元……”
着眼振兴农经旅养文相融共促
静下心来思考的刘渝,将目光投到了更远。
3年来,在刘渝努力下,先锋村“枫芋套种”核心基地通过兴修提灌站,开山修路10余公里,修渠铺管道10余公里,完成生产加工房等1250平方米,协助中国探险协会成立了“刘家村皇柏古道科学探险科普基地”。
同时,刘渝积极创建电商平台,完成元宝枫、魔芋等的有机认证,申请“古柏道”“川油枫神”两个商标,于2019年建立“海智专家工作站”,配合德国医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稷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善廷组织的博士生团队在基地完成“元宝枫叶益生菌添加发酵试验”……
实地考察后,我国元宝枫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元宝枫研发利用第一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性炎认为,该基地十分适应元宝枫树生长,规模性发展元宝枫,可以做出康养大产业。
根据刘渝的设想,下一步将抢抓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契机,以“农、经、旅、养、文”为着力点,推进元宝枫、魔芋等的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把刘家村打造成一个“静下来、有文化、农味足、民风淳”的遗世古朴村落。
(陈少华记者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