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1日) » 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1日)
发布时间: 2007-01-26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打印

2007年1月21日在广元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侍 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央全会和八届省委各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二次、三次全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风正心齐谋发展,团结奋进争跨越,创新务实求突破,战胜了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6.48亿元、增长1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8.92亿元、54.44亿元、63.12亿元,增长4.2%、24.0%、11.5%,三次产业比重由32.4∶29.5∶38.1调整为29.4∶32.7∶3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1亿元、增长3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3元,分别增长12.9%、10.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城镇登记失业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0.94‰。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二产超一产”目标如期实现。坚持把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首位,严格执行工业发展“一把手”负责制并实行单项目标考核,初步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控体系,加强了工业生产要素的运行调度。狠抓工业项目投入,福润8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扩能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捷盛5万吨铝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3个,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全部工业项目总投资完成26.24亿元、增长98.5%,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2.08亿元、增长62.6%。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七大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27.18亿元、增长19.2%。坚持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入园工业项目18个,园区工业项目总投入实现8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9.57亿元、增长26.9%,其中规模以上28.8亿元,规模以下8.06亿元,分别增长31.5%、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亿元、增长49.3%;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8.6%,分别提高2.3、6.4个百分点。

  (二)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大灾之年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新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200个,新建生态小康户4万户、沼气池2.1万口,开发整理土地3.9万亩、新增耕地9200亩。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畜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8.2%,收购烤烟16万担、增长1.1倍,新发展橡子30万亩、核桃1.6万亩、优质大行桑5万亩。实施“品牌培训工程”5.6万人次,劳务输出67.7万人、收入29.8亿元,分别增长7.1%、12.2%。新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户,新发展专合组织56个,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12.9万亩。新建、改(扩)建水利工程5800处,整治小(二)型病险水库64座,改善灌面4.5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1万亩。苍溪县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战胜特大旱灾,奋力抗击“8·28”特大洪灾,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粮食产量132.8万吨,油料15.4万吨。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2亿元、增长60.6%。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全面启动“双创”工作,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政府主导,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旅游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皇泽寺、翠云廊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唐家河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启动,苍溪红军渡和梨博园创建国家AAA级景区通过初评。新建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星级农家乐150户。广元国际大酒店建成四星级旅游饭店,广元会展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四川旅游北环线苍剑唐公路、国道212线宝轮至白龙湖段旅游公路竣工通车。实现旅游收入21.08亿元、增长49.3%。完成海口路改造等10个城建项目,市中心城区“一心一带”打造已具雏形,西城区滨江大道和利州东路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南河生态湿地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整治市城区背街小巷25条,新建改造公厕41座。新增建成区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1.5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28.7%、提高1.3个百分点。市城区灭蚊灭蝇工作复查合格,食品“放心工程”通过验收。全省盆周山区外经贸发展示范市建设加快,全省现代商贸物流试点市建设启动,摩尔天成商场等3个重点商贸项目建成使用,新华文轩等物流项目进度加快,7个县(区)全部纳入“万村千乡”工程试点县。市场经济秩序有所好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9亿元、增长15.1%。

  (四)强化项目投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坚持在发展中搞好调控、在调控中促进发展,切实把抓发展落实在抓项目抓投入上,项目投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列重点项目中,赤化220KV开关站等16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15万锭纺纱等19个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天然气钻探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821厂生活区迁建等6个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市政府单项考核的重大项目中,紫兰坝水电站一、二台机组并网发电,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省政府已下达“封库令”、前期工程启动;兰渝铁路预可研报告通过审查和评估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广巴高速公路、川陕高速公路陵江至瓷窑铺段开工建设,川陕高速公路广元至陕西界、兰渝高速公路广元至甘肃界和广元至南充界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旺苍4×30万KW低热值煤坑口电厂《燃煤平衡方案》和《电源规划报告》通过评审,821厂电解铝异地技改项目正在做开工前的有关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7亿元、增长37.0%,其中基本建设50.15亿元,更新改造15.07亿元,分别增长76.2%、22.1%。加强项目监管,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招标项目和国家投资工程比选项目分别节约资金1.23亿元、0.28亿元,节约率14.1%和14.2%。

  (五)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强化市场化配置资源,切实整顿和规范土地、矿业等市场秩序,清理闲置土地236亩,实现土地收益1.79亿元,矿权收益907万元,国有资产转让收益6480万元,特许经营权出让收益852万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增加值74.42亿元、增长14.9%,占GDP的比重4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5%。国企改革稳步推进,081电子集团“三减三改”基本完成,集团公司成立;完成市墙地砖厂等9户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工业、商贸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形成。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6家信用社被批准组建统一法人。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坚持“凡进必考”等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继续“负增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49个,引进到位市外资金43.5亿元、增长38.5%。外贸出口10027万美元,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15万美元,外派劳务1342人,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收入720万美元。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普九”成果得到巩固。高考本科万人口上线比15.7%,增长11.3%。中职在校学生4.75万人,毕业就业率98%,普职比达到5.1∶4.9。教育发展规划区建设加快。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4个,专利申请117件,3项科技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6%、提高2个百分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幅下降,城市医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区)惠及135.6万人,社区卫生服务对中心城镇的覆盖率达到100%。市中医院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旺苍县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按标准兑现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0051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4.28万户,符合政策生育率91.4%。市中区建成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举办’2006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暨国际凤舟节并取得圆满成功。“剑门蜀道遗址”、“观音岩”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北薅草锣鼓”等1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栈道》荣获全省舞蹈新作大赛创作、表演两项金奖。参加省十运会和省六届残运会夺得金牌5枚,广元籍运动员李勤夺得亚运会金牌1枚。广元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成功举办。有线电视通乡率、通行政村率、入户率分别达到89%、73%和5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2%,《政风行风热线》被评为省“十佳栏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取得新成效。国防后备力量加强。统计、气象、档案、对台、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切实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困难的利益问题,全面完成12件实事。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4050”等困难群体就业3879人,479户“零就业”家庭每户实现1人以上就业。狠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镇4.67万户8.84万人纳入低保,农村3.23万户8.33万人纳入低保,“五保”对象6608人实现应保尽保且启动了集中供养试点,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61万元、救助7.8万人次。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新建改建寄宿制学校50所,改造维修校舍5.7万平方米,36.35万名学生免交学杂费,10.4万名学生减免书费,4.31万名学生享受农村困难家庭住校生生活补助。大力改善医疗条件,新建和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个,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54个。着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390公里、通村公路1280公里、渡改桥45座、客运站25个、小码头39座。突出解决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5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红层找水打井5.45万口,解决19.74万人饮水困难;新解决4595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4.06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1114户4354人实施了易地移民搬迁;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526万元,解决832户职工购房资金困难;新增农村程控电话4.2万门,农网改造惠及农户10.7万户。全力做好灾后救济和重建工作,发放救灾救济资金5527.1万元,救助倒房户2505户,恢复住房9536间,救助春荒、冬令困难群众25万人次。强力推进宝电、升钟移民区发展,市、县(区)182个部门582名干部帮扶65个村,投入1.01亿元实施人畜饮水、基础设施等10大类项目。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兑付1995-2005年拖欠征地补偿费2244.9万元,妥善处理了建市以来市城区农转非3482人的征地遗留问题,兑付安置补偿费1707万元,失地无业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清偿政府拖欠工程款4381万元,市本级偿还其它各类债务1.33亿元。坚持“市民信访接待日”制度,解决各类上访问题1749件,群体性事件下降69.1%,信访总量下降50%以上。牢固树立主动维稳观,全面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五五”普法全面启动,平安创建活动有效推进,“扫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市委、市政府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6年度维护社会稳定先进集体、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良好单位,元坝、苍溪、青川被评为平安县(区)。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14项主要指标全部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内,无特大事故发生。

  (八)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生态广元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建设与保护、治理相结合,生态广元建设加速推进。城周绿化工程造林2.47万亩,绿色通道建设1352公里5.44万亩,河道绿化1280公里2.35万亩,保护天然林1350万亩,退耕还林4.9万亩,森林覆盖率46.2%、提高1个百分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平方公里。5户省控企业有3户被依法关闭、2户治理达标。依法全面划定和调整了县域以上及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嘉陵江、南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工业粉尘治理达标率81%,市城区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都达到100%。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80%以上,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功能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4.7分贝。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苍溪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九)财税金融稳健运行,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国税收入6亿元,地税收入4.5亿元,分别增长17.7%、24.2%。强化依法理财和财政预算刚性约束,一般预算支出36.1亿元、增长29.5%,其中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1.4%、15.2%、34.7%、26.0%、65.7%,市本级当年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597万元。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财县管乡用”积极推行。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绩效考核,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市本级财政投资评审节约项目资金6906万元、审计审减工程投资7045万元、清收逾期土地欠款9011万元、清收建设规费欠款1400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切实加强金融安全区建设,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项目融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6.7亿元,贷款余额147.5亿元,分别增长19.4%和10.4%。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20.8%。

  (十)加强自身建设,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努力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行政赔偿制和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得到加强。扎实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效能中心共受理、办结效能投诉648件,114个单位167人被“效能问责”。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各类申请事项14.38万件,办结13.57万件、按时办结率100%,“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服务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25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以上。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五个坚决纠正”得到较好落实,“五股歪风”得到有效治理,“四项清理”有序推进,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了目标考核办法,执行力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自加压力、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广元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广元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低水平上的提速增效,发展不快和发展滞后仍然是广元面临的首要矛盾,工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太小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又加重了这一矛盾;广元贫困面大、群众贫困程度深和承受力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必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还极为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还比较多,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行政效能建设还需深入推进,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还有待提高;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少数领域腐败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元”的主题,按照“科学、创新、提升”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优秀旅游城市和生态广元建设,切实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3%、5%和1.2‰以内。

  (一)狠抓项目投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坚持把抓发展落实到抓项目抓投入上,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基础性项目和生产性项目一起抓,经济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和惠民项目一起抓。突出项目的深度拓展,着力建设一批拉动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5亿元、增长24%以上。切实抓好42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万源大桥、旺苍220KV输变电工程等15个项目按时竣工,广巴高速公路广元段、川陕高速公路广元至陕西界、旺苍150万吨旋窑水泥、500KV输变电工程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广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8个项目尽早开工,切实搞好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征地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全力做好旺苍4×30万KW低热值煤坑口电厂、兰渝铁路广元段、兰渝高速公路广元至甘肃界和广元至南充界等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工作,积极做好天然气开发、嘉陵江城区段壅水、南河生态城等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资金对我市项目的支持。加强工程项目监管,提高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

  (二)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确保工业逼近一产业。继续把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首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增长28%以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4%,利润增长20%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把抓项目抓投入作为工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工业项目投资4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20亿元。坚持新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并重,招商引资与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并举,策划、引进和建设一批对我市工业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加快821厂电解铝异地技改、081电子集团公司战略重组、安驰100万只汽车轮毂加工、盛煌1000吨海绵钛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注重节能降耗,鼓励企业创新。狠抓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围绕有色金属、能源、食品饮料、建材、纺织工业、机电、医药化工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从各优势产业中确定一批重点企业,全力支持做强做大,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工业经济的支撑力量。切实搞好煤炭资源整合,加大整顿关闭小煤矿力度,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园区项目集约用地,提高园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着力解决园区规划滞后、目标和措施落实不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较差等问题,突出抓好园区的项目引进工作。努力提高工业监测分析水平和预测预警能力,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控和协调,重点搞好资金、能源、原材料的供应保障。千方百计促进和支持市直综企业全面提速增效。继续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狠抓工业发展环境治理,提高服务质量。

  (三)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坚持城乡统筹、工农互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确保粮食总产量135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0元,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大力实施以建入户路、建沼气和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为主要内容的“两建四改”,新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204个,新建生态小康户4万户、沼气池2.2万口,开发整理土地8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现有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户,新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户以上;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发展规范的农村专合组织30个以上;强化区域资源配置,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品牌农业,重点发展畜牧、优质粮油、林果、蔬菜、烤烟、蚕茧、水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出栏生猪450万头,新发展橡子30万亩、核桃2万亩、优质水果2万亩、蔬菜2万亩、优质大行桑10万亩,收购烤烟16万担,水产品产量4.5万吨。狠抓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和标准化生产,积极鼓励各类人才投身农业科技服务,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和机制,使科技对农业生产产生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培训10万人、“品牌培训工程”5万人,劳务输出70万人,劳务收入34亿元。继续推广、提升苍溪县“户办工程”和元坝区农村公路建设“建管养运一体化”经验,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公路建设。把抗旱制旱与优化结构、培育产业结合起来,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早制旱、以旱制旱,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避灾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鼓励农民自主开展公益性设施建设。

  (四)确保“双创”达标,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加速构建旅游产业体系,突出抓好景区、宾馆、旅行社、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要素建设,确保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收入31亿元、增长47%以上。着力打造以剑门关为龙头的蜀道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唐家河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苍溪红军渡和梨博园建成国家AAA级景区,启动剑门关、龙潭子等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加快曾家山、明月峡等国家AAA级景区建设。开工建设昭化至剑门关、青溪至马鬃关等旅游公路。加快昭化古城和白龙湖景区建设,搞好白龙湖景区污染治理,确保综合整治验收合格。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建设质量,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市城区新增0.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南河生态湿地公园等13个城建项目全面竣工,加快821厂生活区迁建等项目建设进程,完善老城区下河街滨江路整治工程。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对市民公共意识、文明习惯的培养和教育,突出抓好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居民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整治,完善环卫设施,确保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加快烟草物流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一心一带”、“双百”市场、“万村千乡”、“东桑西移”等工程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施有形市场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商业业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住房、汽车、通讯、教育、文化、体育等有效需求。强化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亿元、增长14%以上。

  (五)大力实施惠民行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政为民宗旨,认真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困难的利益问题。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继续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新解决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解决0.3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及时解决农村因灾因贫无房户的住房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居民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新建10个中心敬老院。继续解决就业难问题,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0.7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0.2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每户实现1人以上就业。继续解决上学难问题,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50所。继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新增两个县(区)、参合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完成5个县(区)乡镇卫生院和2个县医院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市城区新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继续解决行路难过河难问题,新建通乡公路400公里、通村公路700公里、农村桥梁50座(其中主要河流上10座)、客运站26个、小码头31座。继续落实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扶政策,扎实推进宝电、升钟等移民区解“五难”工作。继续坚持“市民信访接待日”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强化信访问题处置效能问责制。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建立城市危情监控机制,加强以预防气象灾害为主的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处理应急事件整体联动和自救能力。深入实施“五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决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稳定风险评估,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煤矿、道路交通等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规范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有企业都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落实四项保险,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及时兑付农民工工资。

  (六)加快改革开放,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广元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处理相关遗留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投资、财税、金融、住房、价格、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等改革。继续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建立并全面实施土地和矿产资源年度计划管理制度,依法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用地用矿需要,继续抓紧依法清理回收城市闲置土地。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民间投资突破50亿元、增长20%,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83.2亿元、增长15%。努力扩大开放,要采取内引外联、跟踪对接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招商方式,强化项目落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引进市外资金60亿元、增长37.9%。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外资利用效益,外贸出口1亿美元以上,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50万美元,外派劳务1500人,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收入800万美元。

  (七)推进科教兴市,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机制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切实履行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教育公平,强化素质教育。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剑阁县建成“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着力整合市城区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合理布局,切实解决城区子女入学难、班额过大等问题。加快教育发展规划区建设,广元师范和广元职中新校区秋季投入使用。突出科技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100件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以上。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启动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工作。深化计生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和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启动广元信息港建设,重视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办好’2007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暨国际凤舟节。做好市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加强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全民素质,努力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成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继续贯彻实施“两纲”,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快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

  (八)狠抓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加快建设生态广元。制定并实施好《生态广元建设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国土绿化,全面完成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前期工作。营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等制度,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源。继续搞好生态河道建设,加强南河上游重点污染源治理,抓好嘉陵江、白龙江等主要河流和6座中型水库的生态环境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平方公里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制度,完成9户省控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治理任务,全面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实施好雨污分流治理工程,改造城市自来水管网6公里。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减少耕地污染。

  (九)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大力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政策,加强对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73亿元、增长12%。调整支出结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一般性支出增长,保障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5.95亿元、增长40.9%,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加快构建“四位一体”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审计、监察联合监督机制,对财政性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基本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抓好“乡财县管乡用”,严禁新增并积极化解乡镇债务。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发展,增强对重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撑力度。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建立各类担保性中介组织,尽快建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并完善相关机制,努力为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推进小额贷款等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争取设立1家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存贷款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促进保险业发展,制定政策鼓励保险企业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严格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建设“依法有序、责任明确,权力制衡、运作公开,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切实规范政府行为。努力加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行政能力。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按照政府工作规则办事,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完善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将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重大事项、重点工程建设、惠民行动的实施进度以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月度公示,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监督法》对行政机关的有关规定,高度重视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

  (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领域倾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办好政务服务中心。畅通政令,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维护好发展的大好局面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积极拓展精细化管理的领域,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三)深化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完善目标考核和效能考评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公务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努力做到严谨、高效、优质。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激活各种生产要素,聚精会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真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把工作着力点落实到解决最突出的问题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广元、增进人民福祉上。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之风,以实干兴市、实干富民,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推诿扯皮、弄虚作假以及精神不振、不用心工作等不良风气。

  (四)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管,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创新务实,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广元、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