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千金一诺战贫困 斩断穷根绘新颜——市政府办公室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 详情
千金一诺战贫困 斩断穷根绘新颜——市政府办公室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0-12-29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字号:
打印

市政府办公室机关三支部在窑沟社区开展“工会到村”行动

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张勋图调研峰垭村花卉基地产销情况

红江村贫困户刘成平新居

隆冬时节,走访昭化区红江村(原广吉村)和剑阁县峰垭村、窑沟社区,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幢幢小洋楼美观气派、一个个产业基地繁忙热闹、村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头……目之所及,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朴实笑脸竞相绽开。

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饱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凝聚着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驻成都(京、疆)办事处、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选派的97位帮扶专职干部、7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汗水和努力,彰显了他们携手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与信心。

定准责任心连心“结亲”

“老刘,我是市政府办公室的魏志荣,以后我们就是亲戚了哟,亲戚越走才越亲,你有事就招呼哦,可莫要把我当外人哈。”第一次见面,老魏紧紧拉着他的“结亲”帮扶对象老刘笑着说。

2015年,市政府办公室闻令而动,迅速响应脱贫攻坚“冲锋号”,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与昭化区红岩镇红江村(原广吉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迅即成立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派出4名县级干部筹建帮扶工作队,6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干部职工个个争当脱贫攻坚战的先知者、先倡者、先行者。

“责任要先行,精准才落地。”市政府办公室开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查缺补漏,及时更新数据,完善档案资料,实现户户精准帮扶、人人精准“结亲”。

2017年,市政府办公室增加结对帮扶非贫困村的剑阁县下寺镇峰垭村、窑沟村,结合3个村面临的实际困难,市政府办公室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和统筹协调机关优势,通过专题研究报告、组织成效评估等方式,把主要任务聚焦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和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问题上,深入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村因户精准施策,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村村户户各项帮扶支持,多管齐下促进困难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今年,市政府办公室主要领导调整后,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张勋图第一时间前往3个村田间地头,看产业、谋发展,入农户、拉家常……他鼓励红江村村民刘成平在现有黄金梨园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村民胡菊香家中,边剥包谷边拉家常,了解政策享受、家庭收入等情况;在村民梁强家中,详细了解农家乐开办进展情况。通过密集走访调研,迅速提出加强帮扶力量、强化感恩教育、提升示范打造的工作思路,明确开展扶贫帮扶“四到村”行动计划。

5年来,3个村投入资金4377万元,实施项目26个,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5万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红江村黄金梨产业基地

尽锐出战一线“赶考”

嘉陵江蜿蜒流过纯净古朴的田园村庄,水泵作响,水汩汩流出,为红江村黄金梨产业园送去生命补给,也给村民们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

过去红江村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但种植规模小、产量低,谈不上发展产业,村里有21户贫困户。2016年,市政府办公室为他们带来发展产业的新点子,经过多次调研和多方取经,红江村的土地适合种植黄金梨,而且黄金梨果肉细嫩多汁,不愁销路,可以作为村集体经济来发展。

说干就干!2016年,红江村共规划350亩土地种植黄金梨,2019年,是黄金梨丰收的第一年,金灿灿硕大的果子挂满了整个梨园。但由于大家缺乏经验,还是“吃了亏”。黄金梨采摘后保质期只有两周,为了延长梨的保质期,大家想尽了办法,甚至把梨搬到村委会办公室,用空调保持梨的鲜度。但8吨黄金梨,还是有1.5吨眼睁睁烂在手里,损失超过1万元,这让村民们心痛不已。

如何才能不让村民的滴滴汗水白白浪费?市政府副秘书长林强通过多方筹集、积极协调,为红江村争取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建成了红岩镇唯一的冷链库,“燃眉之急”终于得解。“冷链库分4个仓库,每个仓库能储存100吨货物。”驻村第一书记金涛介绍说,冷链库不仅将黄金梨的保质期延长了一个月左右,平时还可以将多余的库房租给其他商家使用,村集体收取租金,到年底再给村民分红,一户最多可以分到上千元。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红江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2%下降至2019年底清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000余元增长至2020年1.4万余元,创造了属于广元的“脱贫奇迹”。

红江村的蜕变,只是市政府办公室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市政府办坚持尽锐出战,把最优秀的党员干部聚焦到脱贫攻坚“一线”,3个帮扶村,97名帮扶干部勠力决战,全程参与扶贫政策宣传、指导扶贫对象常态化动态管理、项目实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致富带头人培育等工作。按县级干部“一帮二”,科长及科室、直代管单位“几帮一”的方式,确保帮扶全覆盖,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整改促攻坚、保收关。

截至目前,帮扶的3个村119户421人已实现全部脱贫,市政府办公室全员到村帮扶,以实际行动答好了脱贫攻坚的时代“考卷”。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明贵在窑沟社区调研阵地建设和河堤建设

擂鼓冲锋不改“誓言”

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冲锋号角下,脱贫工作擂鼓催阵,鏖战正酣,为啃下硬骨头不懈努力。市政府办瞄准“精准”二字,紧盯困难群体、突出问题,许下庄严承诺,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脱贫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市政府办始终把创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稳定器”,多措并举拓宽困难群众增收渠道。峰垭村贫困户梁朝明,以前经营馒头店,生意还不错,看到电商火爆就动心了,想改行去做电商,但又拿不定主意,给帮扶干部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德强打电话咨询。张德强结合梁朝明自身情况,给他详细分析了电商的利与弊,最终梁朝明放弃了做电商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馒头店的旁边又新开一家小食店。由于饭菜味道好,服务态度好,目前月纯收入超过5000元。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市机关事务中心驻窑沟社区两任第一书记刘玉凯、刘泽对窑沟社区的承诺,每一双沾满泥土的鞋,见证他们对脱贫攻坚的执著信念。

2014年,窑沟社区的刘子辉被诊断出患有心血管疾病,2018年病重入院,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了解刘子辉情况后,医院就成为时任窑沟社区第一书记刘玉凯的另一个工作地点,为了帮助刘子辉争取相关政策帮助,刘玉凯在多个部门来回跑,为刘子辉筹集治病所需的手术费用。半个月后,手术顺利完成,刘子辉命保住了,但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为了让刘子辉脱贫,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刘子辉决定发展生猪养殖场创业项目。养殖场选址定在了距离窑沟社区主干道1公里远的位置,但基础设施落后让刘子辉的养殖场计划搁浅了。“不用担心,有我们!”刘泽一边安慰刘子辉继续筹办养殖场,一边积极向市交通运输部门协调,争取资金,将道路硬化至养殖场附近,还联系电力部门给养殖场通电。

硬件设施完善了,但在养殖技术上,刘子辉又遇到了瓶颈。刘子辉养殖的4头母猪,其中2头在今年上半年产仔,本来值得庆祝的事,却让刘子辉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原来猪仔早已胎死腹中,眼看两年的努力白费,刘子辉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市政府副秘书长何治了解情况后,立刻协调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援。在实地考察后,确认是养殖场饲料问题,并帮助刘子辉挑选更换饲料。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度推进,贫困群众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内生动力日益崛起,实现着“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深刻改变。目前,刘子辉的养殖场又诞下10只健康小猪。“有了这10只猪仔,我心里就有了脱贫的底气,争取能早日致富。”刘子辉笑着说。

除了资金和技术,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压在窑沟社区村民身上的一块巨石。

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基础设施是窑沟社区发展的当务之急。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拓宽硬化道路4.05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率100%。刘泽介绍说,整个窑沟社区被河沟一分为二,村民自建桥就成了连接社区的唯一通道。但每当河沟涨水,河水漫过自建桥,此时村这头的村民出不去,那头的村民进不来,必须等水退去,才能安全渡河,这一等有时就是一天。在充分了解村情和反复研究后,刘泽和市政府办公室扶贫工作队其他队员一致认为窑沟社区要“改天换地”,必须彻底解决出行问题。

在市政府办公室、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共同努力协调下,为窑沟社区争取到了280万元的桥梁建设项目,争取了900余万元资金用于河道整治、山坪塘整治,修建防旱池、排水渠堰,并在窑沟社区实施人饮管网工程,确保社区居民安全用水。水、电、路通了,经济发展的“动脉”也顺了。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关键要振兴产业。为此,刘泽带领村民发展蔬菜基地项目,全村33户贫困户全部入社,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分红等,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四到村”不胜不休

瞄准目标加油干,聚力奔康再出发!今年,市政府办公室在全市创新开展机关党建到村、工会活动到村、青年干部到村、创先争优到村“四到村”行动,把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再次推向新高潮。

脱贫攻坚,党建先行。为巩固党建工作成效,市政府办公室开展“机关党建到村”行动,并建立党支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创新推出签订一个结对共建协议、办好一场农产品拍卖会、打造一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点等“六个一”结对共建机制。机关四个支部尽锐出战,每季度到村开展感恩教育、环境整治、明白人培养等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支部党员“晒帮扶”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支部党员帮扶工作评议活动。今年党员干部到村1200人次,开展支部结对活动16次,一面面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一枚枚党徽在致富奔康路上闪耀。

作为曾经有名的“上访”村——峰垭村,村党支部一度被当地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为解决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与峰垭村开展了联合党建工作,帮助峰垭村打造宣传阵地,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开展技术培训、第一书记与群众交心谈心、星级评选等活动。通过3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峰垭村已改头换面,2018年、2019年相继被评为市、省级“四好村”,2020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产业有了,如何销售帮扶村农副产品又成了一道新难题。3年多来,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提前摸清扶贫产品的种类、数量、价格等信息,组织本村扶贫产品,提供供应清单。工会组织会员购买帮扶村扶贫产品,工会会员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宣传推介帮扶村扶贫产品,办公室食堂优先采购帮扶村米、面、油、肉、蛋、菜等农产品。截至目前,食堂以市场价销售帮扶村扶贫产品9万余元,职工个人“以购代扶”购买农产品5万余元。

为了充实脱贫队伍的“主心骨”,市政府办公室选派青年干部到帮村扶贫前线,开展“全员式”帮扶工作。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扶贫经历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农村就像一个大熔炉,让我有机会和乡亲们在一起,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见识。”在日记中,金涛如此写道。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峰垭村村民梁进喜两个孙子在县城龙江小学、实验学校上学,两学校相隔3公里,每天接送要来回跑8趟。照顾孙子的是梁进喜老伴,体弱多病、来回折腾、苦不堪言。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李荣健和信息科长母晓锋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跑学校、县教育局,积极协调争取。“我的两个孙子现在都在龙江小学读书了,老伴再也不用两头跑了,打心底谢谢你们啊!”梁进喜电话中尽是激动和开心。窑沟社区居民刘子强,两个女儿有智障。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外出遭遇车祸死亡,货运公司、驾驶员、货主互相推诿,无助的刘子强痛苦不已。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明贵得知这一情况后,帮助联系律师进行法律援助,最终获得120多万元的赔偿。

为激励帮扶干部更好地完成帮扶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将帮村扶贫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典型宣传一批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和帮扶村贫困群众。魏志荣六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刘钊舍小家为大家,长期驻守在村上。他们把村民当亲人,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贫困户当亲人,把脱贫事当家事。

人越走越亲,心越走越近。广吉村贫困户高尚翠,丈夫因病早逝,和公婆一起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调研员何远国联系帮扶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第一次到高尚翠家,何远国看到院坝还没有硬化,当场资助1200元钱买水泥河沙,并协调当地人力帮助硬化院坝,现在晒粮食、雨天出行方便多了。得知高尚翠在城里务工工资被拖欠后,何远国立即联系对方,不到3天就为其讨回了2200元工资。高尚翠的公婆今年94岁,独自留守家里。三年多来,何远国每月都要去看望她,买营养品、送羽绒服,帮她打扫清洁、收割庄稼,陪老人聊天、嘘寒问暖……正是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事,拉近了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心。现在高尚翠的公婆逢人就夸:“老国是个好人啊,我儿子在世的时候,都没有对我这么好!”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兑现这份承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府驻成都(京、疆)办事处、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立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军令状”,以不胜不休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毅力、百折不挠的韧劲,积极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张君 记者 孙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