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网格化排查治患。组织1092名生态护林员、99名国有林管山员等,实行包山头地块网格化管理,重点对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进行集中排查,通过对易燃物清杂、设置“阻燃带”等方式整治隐患。今年以来,摸排林区通电线路1260公里、交通干线1430公里,发现整改火险隐患156起。⑵实时化监测预警。联合气象、消防等部门建立协同会商机制,根据天气和森林火险变化趋势,会商研判森林火险形势,及时发布火险天气预警信息。在林区设置1处野外信息监测系统、8处视频监控点、17座瞭望塔,全天候实时监测火情。今年以来,开展会商研判3次,发布火险天气预警信息43条。⑶常态化应急备战。组建县、乡、村三级扑火队伍499支5815人,开展森林防灭火业务知识培训、实战演练活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火情核查反馈制度,及时快速处置突发火情。建成35处物资储备库,储备破拆器材、灭火器材等消防装备。今年以来,开展业务知识培训36场次1815人次、应急演练活动4次,储备消防装备12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