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银税互动沟通桥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获取纳税信用评价信息,推送至各银行机构,引导其充分运用纳税信用信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优质纳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认真开展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将企业融资情况共享至税务部门,推动形成信息互通的长效机制。
二、推动银税互动产品创新。加强与税务部门联动,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推出“银税互动”特色信贷产品。如建行“云税贷”产品实现了从申请、审批到放款全流程线上操作,提升了服务效率;工行“税务贷”支持纯信用发放,最高授信额300万元,最低贷款利率仅3.915%;中行的“银税贷”、邮储银行的“税贷通”、绵商行的“科税贷”、贵商村镇银行的“税融贷”、农合机构的“税金贷”,均主要参照纳税信息为企业增信,实现了纳税信用的有效运用。
三、强化督导助力信贷投放。督促各银行机构充分运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优质纳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优化贷款审批程序,加大信贷支持。“银税互动”工作开展以来,参与银行由3家试点机构增加至18家,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推送范围逐步扩大至A、B、M级,银行机构对优质纳税企业的信贷支持也逐步加大。截至2021年4月末,全市小微企业银税合作贷款657笔,贷款金额8.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52%,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