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广经信函〔2021〕号
刘星、刘玉林代表:
感谢你们对我市林区输配电设施防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市第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林区输配电设施防火工作的建议》(第1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林区输配电设施基本情况
我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1508万亩,森林面积1401万亩,居全省第6位。根据省林草局监测,我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2.31%,居全省第2位。全市在运10kV及以上输配电线路共计639条,总长17336公里,其中35kV及以上线路204条3973公里,10kV线路435条13363公里。10kV及以上输配电线路穿越集中林区共计4775公里,其中35kV及以上线路1525公里,10kV线路3250公里。全市林区输配电线设施防火任务十分艰巨。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自去年国务院督导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市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林区输配电线设施防火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建机制。健全完善部门联动、联席会商、信息共享、督导检查、通报举报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区发用侧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广元市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工作规则(试行)》等系列文件,构建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二是治隐患。按照“风偏不闪络、树倒不碰线”标准,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排查,实行隐患整治“周调度,月督查”“回头看”,全市累计排查整治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2816处,累计投入各类隐患整治资金 4038.25万元,国网广元供电公司两轮就清理线路通道3160公里、清理杆塔基础易燃物2.3万基、清运通道下方易燃物2291处。三是夯基础。严格新建输配电设施项目“四同时”森林防火设施建设规定,对8个35千伏及以上电网基建项目和141个10千伏及以下城农网项目的火灾隐患防治纳入可研规划,支持存量设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优化运维保障,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新增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684台,改造电力线路301公里,安装各类在线监测装置(含可视化)294台,硬化台区587个,完成732条(段)林区配电线路综合检修,消除扎线松动、导线断股等设备缺陷5430余处、增设避雷器331处。四是强宣传。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开展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进林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组织森林防火培训,停运避险演练,警示教育活动50余次,参演参训近万人次。国网广元供电公司组织1200余人开展了森林防火集中宣誓。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研究吸纳你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进全市林区输配电设施防火工作常态化、长效性开展,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一)积极向上建议争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通道隐患整治过程中,《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各行业部门对电力设施保护区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为切实做好电力设施保护,统一认识,便于执行,我们将积极向上建议进一步明确电力设施保护区划定程序,落实责任部门,形成电力设施保护统一的规范要求。
(二)持续推动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常态化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督导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会议精神,进一步督促各地经信部门和供电企业持续做好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所有整治成效得到长期巩固。
(三)持续发挥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作用。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及供电企业协作,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支持供电企业通道建设,推动电力通道和防火隔离带、森林防火通道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落地见效,化解“树线矛盾”,切实消除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全市林区输配电设施防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