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9月24日
在广元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广元市人民政府市长 董 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广元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深入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办成了一批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实现了从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尽锐出战拔穷根、摘穷帽,用五年的奋斗,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有序实施26个扶贫专项计划,选派各类帮扶干部4.8万人,整合投入财政资金456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94亿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款56.78亿元,举全市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抢抓浙广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机遇,规划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5.7万个,18.5万名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医疗救助贫困患者43.03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3.3万户,高质量实现7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7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的“白叶一号”茶苗扎根广元。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等25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23次代表四川接受国家普查和考核评估,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等20余个全国全省性会议在广元召开,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没有少!
——我们千方百计稳增长、提质效,用五年的拼搏,实现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相继跨越4个百亿台阶,突破千亿大关,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市州排名分别提升1位、4位,经济总量超百亿元县区达到4个。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2.62亿元、较2015年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36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7.3%。工业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40.62亿元,年均增长10.7%,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29户,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铝基材料、绿色家居纳入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食品饮料、建材家居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300亿元、200亿元。现代农业扩量提质,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80万亩,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剑门关土鸡、肉牛羊和有机鱼产业快速发展,粮食、生猪稳产保供。所有县区创建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区),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2020年增加值达到428.29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建成万达、金橄榄等核心商圈,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9.24亿元,年均增长8.7%,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元。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落地广元,川陕甘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等项目建成运营,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加速形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成效明显,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天府旅游名县2个,新增4A级景区7个。
——我们统筹兼顾夯基础、优环境,用五年的努力,实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发展。《广元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在全国地级市中首个获批,兰渝铁路、西成客专全线通车,动车运用所一期即将投运,广平高速路基全线贯通,绵苍巴高速公路和京昆高速广元段扩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广元机场新增航线7条,累计通航城市11个,广元港开港运行,嘉陵江时隔30年实现全江通航。东部新城、北部新城与主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万缘新区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加17.5%、达到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北二环、西二环主体建成通车,东二环基本建成,城市二环初具雏形。环城南路、滨河北路等城市干道完成改造,新建智慧停车场4个,建成新能源充电桩1万个,城市交通更加畅通。完成西湾水厂取水工程迁建,建成白龙水厂,实现城市双水源供给。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创建省级先进乡镇7个、示范村56个,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光纤网络通达率均达100%,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88%的乡镇通天然气,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刷新城乡颜值。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在全省率先建立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协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等机制,率先全域禁止焚烧秸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大力整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大排查发现问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白龙江、南河水质稳定达到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提高2.17个百分点、达到57.47%。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完成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有效处理率、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2%、60%、85%。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地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我们持之以恒强改革、促开放,用五年的探索,实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117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供销社综合改革等20余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市。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减幅分别达40%、42%、44%。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和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67项,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实现全覆盖。创新建立困难问题会商会等政企沟通六大机制,扎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实现首次“三证齐发”,企业开办、一般不动产登记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达100%,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营商环境全省评价进入先进前列。银行业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由2015年的47%提高至2020年的6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有效发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转企改制、企业改制18家,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5家。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纳入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结合综合试点市,新建国家级星创天地9家,建成红心猕猴桃产业、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76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示范区各1个,国内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我市投运。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浙广、九广合作和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持续深化,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扎实推进。与重庆渝北区、合川区、南川区和广西防城港市等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与俄罗斯乌法市、德国朗茨福特市、芬兰拉彭兰塔市开展友好城市交往。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19个,到位市外资金3000亿元。设立广元海关,建成公用型保税仓、阿曼广元产品展示馆,“广元造”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世界。
——我们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用五年的付出,实现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65%以上,累计达到87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1.3%、60.7%,收入倍差由“十二五”末的2.64缩小至2.49,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8万人、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以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1.13%,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新增省级示范高中6所、中职示范校3所,本科上线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建成全国唯一核工业高职院校,创建省级优质高职院校1所。“健康广元”行动全面推进,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川北区域医疗中心和川东北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入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三甲医院达到6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外地来广就医人数年均占比在12%以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早动快、严防死守,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四川“北大门”。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城乡低保待遇逐年增长,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资金超25亿元,老年人、儿童、失业人员等群体保障进一步加强。改造城镇棚户区2.16万套、农村危房6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7万套,30余万城乡居民实现安居梦。加强水利水电库区振兴发展,6.8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提升。镇、村两级文化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成功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四届特奥会,持续举办大蜀道文化旅游节、中国(广元)女儿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剑门蜀道?女皇故里”名片更加靓丽。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平安广元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评全省一等奖,建成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安全城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7年排全省前列。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海军广元舰”加入战斗序列,连续六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
五年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侨联等群团组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统计、审计、外事、贸促、公积金、气象、老龄、慈善、保密、档案、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披荆斩棘,今天的广元,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正以崭新之姿昂首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广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广元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时代因奋斗而出彩,事业因梦想而行远。市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号角,我们要一心一意干实事、心无旁骛促发展,用自己的努力指数换取广元的发展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未来五年,务必善抓用好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战略,为广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广元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畅通川陕京、川陕蒙走廊等战略大通道,为推动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新的机遇。广元大山大水大森林、好山好水好生态特质明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必定大有可为。
未来五年,务必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严峻挑战。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广元发展不足、发展滞后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偏小,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力较弱,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更大挑战,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还任重道远。面对这些繁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我们务必前瞻研判,系统谋划,沉着冷静应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化解。
未来五年,务必勇于担负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寄予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更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热切期盼。我们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迎难而上,全力推动广元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
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共同富裕时代课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跨越发展思路,聚力发展枢纽经济、生态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深入实施人口集聚、教育提质、健康守护、环境优化工程,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力推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开好局、起好步。
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
——区域发展高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达到16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构建形成规模增大、结构优化、链条完善、层级提升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要门户枢纽。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里程分别突破700公里、2700公里,广元盘龙机场累计开通航线20条以上,嘉陵江常态化通航,实现重点乡镇30分钟上高速,毗邻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通江达海、连通南北、控带西部、融入亚欧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建设,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地位进一步彰显。
——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稳定在95%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达到58%以上,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下降3%、4%,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基本建成。
——康养旅游胜地。新创建4A级以上景区4个,接待游客量年均增长14%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气候舒适、景色优美、文化厚重、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健康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知名度大幅提升。
——幸福美丽家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5%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6.75万人以上,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40%、35%以上,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广元和平安广元,就业充分、环境怡人、生活便利、平安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快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初步建成。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做大做强制造业。树立“工业定乾坤”理念,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根本,育龙头、补短板、延链条、建集群,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翻番。加速工业上档升级。做大铝基材料产业集群,打通铝加工全产业链条,大力推进高端铝制品等重点项目,推动泡沫铝等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铝基材料产业基地。做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研发、展销、物流等功能,建成智能家居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家居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做优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实施调味食品城、火锅食材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国食品工业名城。以现代中药、中医药大健康为突破,提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发展机械电子产业,形成面向成渝地区的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推进工业园区扩面提质。加快广元经开区千亿级重点产业园和县区百亿级产业园建设,在重点镇优化布局一批工业集聚区,构建主导产业错位互补发展格局。持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效益评价,园区亩均营收、亩均税收年均增长8%以上。强化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着力培育“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突破700家,实现年产值百亿强企零的突破。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广元造”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
(二)做优做特现代农业。树立“农业安天下”理念,坚持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和特色农业强市。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田长制”,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养殖,夯实现代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巩固提升茶叶、红心猕猴桃、核桃、油橄榄、山地蔬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土鸡、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粮食年产量、生猪年出栏分别稳定在160万吨、350万头左右,壮大广元灰鸡、苍溪红心猕猴桃等现代种业,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新建(提升)冷链物流中心10个以上。全面提升生产效益。坚持“三园联动”,改造老旧园区,争创国家农(林)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林)业产业园3个,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达到13个以上。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民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双提升”行动,培育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大力推进“有机广元”建设,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机认证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建设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松材线虫病、猕猴桃溃疡病等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成果。
(三)做精做靓现代服务业。树立“服务业兴百业”理念,坚持壮大规模、优化结构、集聚发展、融合互动,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努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完善提升老城、东坝、万缘商业中心,加快培育城北、下西、南河商业发展极,建成南河商业综合体,每个县区培育1—2条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优化提升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车等专业市场服务功能,形成辐射川陕甘地区的专业市场体系。实施“广元美味”餐饮公共品牌战略,发展名厨名店,研发名宴名菜,打造川北美食之都。持续巩固传统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共享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型消费,打造市城区10公里沿江夜间经济带。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培育家政服务品牌5个以上,做响“广元家政”品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培育发展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和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生产性、功能性服务业,建成川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智慧金融、供应链金融,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到202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达到67%以上,保险机构保险深度和密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家,实现主板上市1家。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个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分别达300户、500户以上。
二、坚定不移培育经济增长动能,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聚力发展枢纽经济。依托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和产业延链强链为重点的枢纽经济,推进区位交通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京昆高速扩容项目,畅通北向至关中平原、京津冀大通道。建成绵苍巴高速公路,推进广巴铁路扩能改造,畅通东向至长三角铁水联运大通道。建成广平高速公路,建设青剑阆高速公路,畅通西向至甘肃、青海、新疆大通道。建设南江经旺苍苍溪至盐亭高速公路,实施嘉陵江航道整治工程,打通川渝水上运输通道,畅通南向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接入至北部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档升级G108、G212等国省干线公路,完善“八纵、七横、五线”国省公路网。完成广元盘龙机场改扩建和川陕甘航油配送中心建设,新开辟航线8条以上,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推进苍溪、旺苍、剑阁、青川、朝天等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设嘉陵江水东坝综合航电枢纽,建成投用广元港苍溪港区。加快枢纽站场、集疏运通道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便捷高效互联,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8%以上。推动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建设“一港三园多中心”物流枢纽,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元国际铁路港,建成广元动车运用所、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铁路枢纽综合物流基地(中欧班列组货基地)、京昆高速七盘关超级服务区等项目。持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争取国家大宗战略储备物资基地建设,畅通县乡村三级双向配送网络,推进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持续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培育主营业务亿元以上物流企业3家以上、AAA级以上物流企业5家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降到14%以下。
(二)聚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机制,推进绿色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建设无霾城市。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加强嘉陵江、白龙江优良水体保护,实施东河水体保护和西河水环境治理行动,确保“一江清水出广元”。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安全有效处置固废危废。强化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联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以主城区为重点发展医养产业,以曾家山为重点发展康养产业,以白龙湖、亭子湖、栖凤湖等为重点发展滨水休闲产业,建成康养示范产业园、黑石坡森林公园等一批特色康养示范项目,丰富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文化康养、中医养生等产品,保护好石窟造像、古树名木等宝贵资源。大力推动曾家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剑门关旅游区、唐家河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创建米仓山大峡谷等5A级旅游景区,促进昭化古城、天曌山等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新增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2个,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个,擦亮中国(广元)女儿节、大蜀道文化旅游节等展会节会品牌,打造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巩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成果,加强“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开发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武则天名人文化等主题文创产品,培育研学旅行、水上旅游、山地运动、精品民宿等新业态产品,不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实现旅游收入翻番。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碳汇项目开发,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坚持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加强清洁能源利用,建设百亿立方级天然气产能基地、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积极探索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和氢能源应用。实施能耗、水耗“双控”行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国省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三)聚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繁荣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吸纳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创业。实施民营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集团化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0%以上。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疏通民间资本投资堵点,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困难问题会商会等机制,落实好“服务民营企业市长直通车”制度,建立困境企业托管制度和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推进减税降费、纾困惠企。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重点投向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积极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
(四)聚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基站5000个以上,打造西部领先的数字康养和智慧旅游中心,建设四川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和资源开放共享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巩固发展081电子集团、长虹电子科技等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0家以上,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以上。发展数字旅游、智慧健康产业,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旅游产品,打造交互式、沉浸式的文旅消费场景,深化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康养、医疗等精准化供给。大力培育智能零售、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试点示范,让广元特色资源“乘云”出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35个以上。推进数字化治理。加大数字政府建设力度,强化政务数据治理,再造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政府在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应急、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智慧安全,新建智慧停车场10个以上、智慧平安小区100个以上。
三、坚定不移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5年过渡期最重要的任务,整市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库区移民后续扶持,加强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提高资产长期惠农效益。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深入推进杭广东西部协作,深化与台州市、丽水市、湖州市长期合作,做优做强“白叶一号”茶产业,打造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范例。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帮扶力度。做好中央单位、省直部门、驻广军队定点帮扶和广安市、资阳市省内对口帮扶协调服务。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以乡村建设为重点,以乡村规划为引领,聚焦“四大任务”深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建设全省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计划,健全引导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强化基层人才支撑。加快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现3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70%以上,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快亭子口灌区工程建设和罐子坝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渔洞河等重点水利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8%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农村闲置住房长期租赁试点,拓展增收空间。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创建国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村落,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三)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将主城区建成产业集聚、生活宜居、配套完善、服务现代的城市综合服务区。拉大中心城区骨架。按照“东进、西延、南控、北联、中优”思路,改造升级朝天至广元城区快速通道,建成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公路等项目,实现曾家山、黑石坡片区与主城区相向发展,打造城市“会客厅”。加快开发大稻坝、小稻坝区域,实现大荣组团、昭化城区与主城区连片发展。加快西二环和利州路延伸段等项目建设,实现三江新区、下西组团与主城区一体发展,中心城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0万人。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少拆多改,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推进重点交通节点改造,建成下西大道、雪莲大道等项目,提升改造一环路、南河滨河南路等项目。强化城市排水防涝、燃气管网改造提升,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的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储气调峰和应急电力等保障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推进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建设,切实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改造提升081集团等工业文化遗产,建成“三线记忆”工业遗址公园。加强建筑设计和城市风貌管理,大力提升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凤凰山公园等功能品质,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打造公园城市。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80个以上,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不断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实施县域经济综合考评,推进产业强县行动,统筹推进“一核一带四轴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全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深入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争创新型城镇化示范县。推动县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城乡融合、创新驱动,补齐短板、保障民生”的原则,赋予县区更多要素资源和自主发展空间保障,培育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级的县区1个,300亿元级的县区1个,200亿元级的县区2个。持续加强中心镇建设。实施重点镇“六大提升工程”,推动苍溪元坝、旺苍白水、剑阁白龙、青川竹园等区位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5个以上。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更加注重改革推动。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抓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强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提高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效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精细化土地管理体制,实现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项目落地“拎包就入住”。争取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新增AA+以上信用平台企业1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绩效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跨行政区一体化运行的组织管理协调机制,稳妥推进市区同城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体制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模式。统筹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二)更加注重开放带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协议事项落地落实。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先进生产力,承接转移企业360家以上。抓好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事项,建成苍溪百利新区等项目,促进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全省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样板。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注重投资强度、亩均收益和科技创新能力,累计引进十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到位市外资金4000亿元以上。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提升广元海关服务能力,争取设立铁路口岸,申建广元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建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创建省级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食品产业、家居建材研究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各类创新平台100家以上,研发经费(R&D)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依托“天府科技云”等科技交易平台,畅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加快广元经开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现成果转化产值300亿元以上。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行动,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500家以上。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市校(院、企)战略合作机制,争取高校、科研院所及中央、省属企业在广元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机构。深化“九广合作”。加大面向创新型企业投资基金的奖补力度,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0%。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扩大事业单位薪酬分配自主权。
(四)更加注重项目拉动。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5000亿元。精准谋划重大项目。在铝基材料、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规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策划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常态化储备项目投资总额保持在1万亿元以上。提高项目转化率。健全项目论证评审、投资预算机制,做深做实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六大中心”作用,健全“四个一”推进机制,完善集中开工、拉练评比、考核奖惩等机制,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比年均达到45%以上。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抓好用工、用地、水电气运等施工要素和砂石、砖瓦等地材地料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健全“政银企”定期磋商和融资对接机制,强化多元化投资保障。
五、坚定不移满足人民群众期盼,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一)深入实施人口集聚工程。坚持政策聚人、发展留人、环境宜人,打造川陕甘结合部人口集聚“强磁场”。推进就业创业集聚人口。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技能培训,强化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就近就业。持续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人才服务综合体,创建国家级广元·川陕甘区域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强化政策创新集聚人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吸纳市外人口落户广元。推行“四大聚才”计划、“蜀道英才”工程,大力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大安居创业支持力度,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在广元发展有舞台、创新有支撑、奋斗有回报。优化公共服务集聚人口。实施“三孩”政策,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新增托位6000个以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市县区养护院等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豫剧、川剧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建设大蜀道博物馆、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博物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元段)。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二)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坚持教育优先、质量为要,加快建设四川知名教育高地。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力争创建本科院校1所。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开展中心城区及偏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攻坚,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0所。引导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创建40所城乡省级义务教育办学管理标准校。持续打造“优质高中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职业教育”三张名片,培育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特色办学普通高中10所,提升昭化、朝天、青川高中教育质量。加快三江科教园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集群发展,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新设置高职院校1所,建设示范中职学校6所。推进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扩容提质,打造区域研学实践教育中心。支持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严格落实“双减”要求,降低社会教育成本。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建设广元科学中心,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三)深入实施健康守护工程。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入推进“健康广元”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抓好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医疗、大病、工伤保险等保障制度,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有效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织密织牢高质量医疗医保服务网、基本公共卫生防护网、重大疾病救助兜底网,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以“一主、四副、两分、多点”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川陕甘结合部临床医疗、中医医疗等“五大中心”建设,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以上、省级10个以上,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联体建设,建成1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深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六、坚定不移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一)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快“天府通办”广元端应用,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大中介服务“网上超市”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强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管理,规范行政执法和市场行为。规范涉企检查、参观考察,推行风险提示、首违不罚、行政建议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推进企业开办、工程建设许可、纳税、获得水电气、金融服务便利化。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六大机制,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
(二)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行“街长制”,加强废气、扬尘、黑烟等污染防治。强化交通沿线综合治理,推进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镇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打造宜居城乡生活环境。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厂。
(三)打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化解重大风险问题制度,统筹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平安创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扎实推进法治信访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体系建设。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建成省区域应急救援广元基地,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支持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侨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加强老区促进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统计、审计、供销、贸促、档案、人民防空、机关事务、保密密码、公积金、气象、老龄、地方志、测绘、水文、邮政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加快建设。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以案促改”,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三重一大”事项全部经集体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5件,制定政府规章制度2项。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945件,满意率达100%。持续强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马上办”,坚持精文减会,常态化抓好经济运行调度,深化督查督办,强力推动工作落地落细,2020年入选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坚持厉行节约,制定“过紧日子”十三条措施,“三公”经费年均压减4%。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我们一定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效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着力提升勇开“顶风船”、善打“主动仗”、敢啃“硬骨头”的本领,把牢经济发展正确方向。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切实抓好巡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思想解放,强化治理能力。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着力克服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突出规划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注重上下左右衔接,推动各类规划功能互补、统一衔接,为经济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按照法定要求动态做好规划调整,提高规划落实的执行力。加强经济社会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决策管理机制、健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坚持法治思维,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完善政府立法和依法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机制,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府院联动,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深化拓展“法律七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坚持知行合一,强化工作执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拿成果说话、以实绩交卷。强化工作闭环管理,运用领导挂联、按图作战、一线督导、结果考核等措施办法,确保政府工作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严格落实干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
坚持廉洁从政,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将廉政建设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监督,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过紧日子”,打好行政开支的“铁算盘”,严控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运行成本,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关键处。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