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为支持“三农”发展,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引导作用,市委、市政府与省财政厅联合批准成立广元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元农担)。
作为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广元农担坚持以服务三农、缓解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为宗旨,以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核心,目前已与7个县(区)政府,农行广元分行、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农商银行等12家银行金融机构,国家融担基金、省再担保公司建立政担、银担、担担等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截至2021年9月30日,广元农担累计担保投放11.53亿元,在保达到10.6亿元,放大县区风险补偿金10.8倍,公司资本金放大4倍以上,单户平均31万元,平均融资成本6.18%/年,担保费率0.56%/年,支持广元“7+3”产业集中度达95%,支持农户增收3亿元以上。
创新财政支农模式
由省农担、市财政连续3年注资广元农担,支持广元农担增强担保实力。
市县财政组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广元农担按市县区组建的风险补偿金10倍至40倍进行担保放大。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项目共管”合作模式,政银担三方深度合作,支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7+3”重点产业项目和产业集群化发展。
2019年以来,在市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广元农担陆续推出“粮易贷”“助业贷”“生猪贷”“疫情贷”“兴村贷”“直通贷”“快捷e贷”等政银担合作产品,有效撬动金融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上省农担在广元地区担保项目,撬动近30亿元资金投入“三农”领域。
建立多方分险机制
风险责任由银行、市、县(区)政府、农担公司各按一定比例分担,广元农担对单个担保主体最高承担的风险责任不超过70%。
同时,广元农担引入国家融担基金和四川再担保公司作为分险方,目前多数担保项目已报送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合作。
探索“政银担+”合作模式,变3:3:4分险模式为3:3:3:1,或直接指定保险第一受益人为合作银行,实现多方共同协作,风险共担,为长效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和准入门槛
广元农担简化业务流程,将担保费由原来的1%调整下降至0.8%以内,粮食生猪等产业下降至0.5%,与合作银行约定支农贷款低利率,切实为农业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负担。
突破传统“尽调+抵押”担保模式,采用批量化线上审批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一个“准入门槛低、手续简便、政策优惠、覆盖广泛”的农业产业信贷担保支撑体系。
快速行动高效衔接
脱贫攻坚结束后,市政府与省农担原合作的“政担银企户”扶贫贷仍有在保项目308个,担保金额1.7亿元。
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元农担采用展期、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用乡村振兴助业贷承接,确保政策延续性。
下一步,广元农担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聚焦肉牛羊等特色产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入“三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