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完善应急机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水库、闸站、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要区域、重点部位的防汛责任人。加强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信息互通,密切跟踪洪水、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灾情变化,建立恶劣天气预报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目前,落实防汛责任人877名,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期。⑵开展隐患排查。对场镇周边、集中安置点、群众居住的房前屋后山坡、沟壑等地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核实隐患点地理位置、类型、规模、成因及监测人落实情况,做好日常巡查、监测记录。对可能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并发放明白卡。截至4月上旬,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57块,查出疑似新增地灾隐患点7处。⑶加强物资储备。建立以区级物资储备库为基础、乡镇和边远村落储备点为补充的物资储备体系,规范救灾物资“入库、保管、出库”管理,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入库审批、检查、储存保管、清理等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已建立区级物资储备仓库1个,乡镇物资储备点12个,储备帐篷、棉被、折叠床等各类救灾物资1万余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