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四川北大门滚滚“流量”变“留量” » 详情
四川北大门滚滚“流量”变“留量”
发布时间: 2022-04-25      来源: 四川日报
【字号:
打印

4月初,广元港新购买的10艘船舶抵达港口。 朱映江 摄

从数据看广元跨越发展

看过去

“十三五”期间

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41.6%,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在全省市(州)排名提升1位

7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7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兰渝铁路、西成高铁全线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7。广元机场新增航线6条,广元港建成开港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加17.5%,达到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近5万人

看未来

“十四五”时期

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00亿元以上,力争全市规上企业总数达700户以上

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到2025年,特色农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2025年,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70万左右

 

半座山变平地。4月18日,当记者再次走进广元经开区盘龙镇东升村,不由感慨:变化真大。两年前,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在这里开工;现在,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已初具雏形。

地处四川北大门的广元,曾引发“蜀道难”的喟叹。过去5年,这里的交通发生巨大变化。兰渝铁路、西成高铁相继通车,嘉陵江“黄金水道”时隔30年再次全江通航……广元成为全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5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备的市州之一。2022年,广元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

如何变“流量”为“留量”,把通道优势转变为经济势能?4月18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在广元嘉陵江畔行走,触摸四川“北大门”枢纽经济的脉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向朝伦

探访地  广元嘉陵江畔

加速构建物流新格局

从广元市区出发,跨过嘉陵江,行驶7公里,就到了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建设现场。基地旁,记者看到一座山体已挖出一个巨大的凹槽,几名工人正在一旁焊接管道。

“这是在迁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1.8公里投入近1800万元。”广元国际铁路港党工委副书记李传文介绍,除了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经过此地需迁改外,还需对脚下路过的中贵线天然气管道进行工程保护。“这些都是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建设做准备。”最近,李传文几乎每周都要来基地盯建设进度,“建好基地只是第一步,把企业招引进来、把基地运营起来才更要花精力。”

基地综合楼一层已建好,记者爬上钢架上到2楼,只见10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铺钢筋、焊接、冲水冷却……“工人们5点半就上班了,这段时间天气不热,正好抢抓工期进度。”项目负责人范文伟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相关设计图,“最高要修到10层,主体工程6月底前完成。”

基地旁边是广元动车运用所,这里既连接广元火车站,也连接着西成高铁、兰渝铁路。去年底,广元动车运用所(一期)存车场竣工投运,3条存车线建成,可以满足6列短编动车组同时停放。“这只是我们的一期工程,后面还要再建7条存车线、2条动货线。”广元国际铁路港管委会副主任尹俊淞介绍,随着动货线建成,广元将成为发展高铁快运物流“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从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北上4公里,去年12月开工的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也正加快建设。“目前广元市铁路货运年货物装卸能力800余万吨,其中集装箱装卸能力仅58万吨。这个项目完全建成后,集装箱装卸能力可达1000万吨。”尹俊淞说。

货运“上新”  物流助力产业聚集

来到广元南站,采访小分队正准备进入该站龙门吊货场时,一列进货场的火车“拦”住了我们的脚步,火车上装着一排排的集装箱。同行的广元南站党总支副书记王佳琦介绍:“差不多每天有60多个集装箱到这里卸货,集装箱卸到货场再由货车转运到市内的企业,货场周边聚集了5家物流公司,每天往返货场的货车有100多辆车次。”

广元南站承担着广元地区上下行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宝成线、兰渝线、广达线的货物列车在此集散。就在本月初,这里发出了广元开行的首趟国际班列,来自广元的铝制品及川陕甘毗邻地区的优势特色产品,从这里发出,经钦州港,运往东南亚。

交通物流领域藏着产业发展的秘密。记者了解到,去年,广元南站到达货物130多万吨,其中有80万吨是氧化铝粉,主要供给广元经开区的铝企业。沿嘉陵江顺流而下,采访小分队在广元港红岩港区寻访到氧化铝粉的“踪迹”。

“这是我们为卸氧化铝粉新增的一套吊具,上面的8根尼龙带可同时吊起12吨氧化铝粉。”四川广元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勇指着港区岸桥吊上的一根长杆介绍,广元港新签约了6万吨的氧化铝粉运输协议,上周船队刚出发执行首次从重庆运氧化铝粉到广元的任务。“20日在重庆市武隆区万卷书码头装货,大概月底就可运到广元。”

“氧化铝粉是我们生产的原材料,便捷的交通是当时落户广元的重要因素,铁路、水运都能为我们节约运输成本。”广元中孚公司总经理郭庆峰说。目前,广元铝产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已有40余家,2021年,全市铝产业实现产值262亿元。今年,广元定下目标,铝基材料产业产值力争突破350亿元。

在广元港苍溪港区,记者也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在该港区开港试运行的当月,苍溪县签约年产120亿只医疗级手套项目。“不是巧合!我们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国外,产品90%出口。”中红医疗用品(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福军说,落户苍溪,主要看重这里未来的水运能力,能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

“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广元基本建成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广元恰逢其时。

探访地 大唐家河旅游区

朱荣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长大变美“大唐家河”即将揭开面纱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是风光秀丽的唐家河观赏紫荆花的好时节。

近年来,这个位于广元市青川县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迅速,但在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杨爱琼看来,这“还不够”。“等到下半年,唐家河还将迎来大变样。”

究竟怎么变?近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记者驱车从青川县城出发,实地一探究竟。

扩容小镇上建起高端酒店

离青川县青溪镇还有2公里左右,采访小分队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一座高架桥跨江横卧。“这是广平(广元-绵阳平武)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今年即将建成通车,到时候从青川县城到青溪镇仅需半小时,再不用像现在这样绕山路了。”青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倩介绍。

包括青溪镇在内的唐家河周边一带,文旅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苦于交通不便,高端业态缺乏,制约着当地旅游业发展。“广平高速公路通车对我们发展旅游是绝佳机遇。在破解交通瓶颈的同时,我们还抢抓时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青川县委副书记、大唐家河旅游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晓军介绍,去年开始,青川便对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相关要求,投入约15亿元对大唐家河旅游区进行提档升级。

扩容后的大唐家河旅游区,将串联起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及官帽山、青龙湖、向阳山等周边各类优质旅游资源。目前,已有青溪至唐家河道路维修等84个项目先后推进。

在青溪镇上,记者注意到一栋8层楼房即将封顶,唐家河国际大酒店项目负责人凌云告诉记者,这是建设中的唐家河国际大酒店,“预计8月底,酒店将投入使用。”

“青溪镇有300余家旅馆,但由于缺乏高端酒店,依然不能有效满足节会需求。唐家河国际大酒店的建成,将改变这一窘境。”杨爱琼介绍,该酒店按高标准打造,有180多间客房,足以满足大型接待需求。

更美古村落打造精品民宿

随后,采访小分队驱车前往青溪镇阴平村。“向阳居”“竹隐山舍”“闫家居”……甫一进入村子,记者便看到许多挂着民宿、农家乐店招的小楼;同时,切割机、刨床等装修机械的运转声也不绝于耳——村里的民宿几乎都在装修施工。

“向阳居”门口,老板钟元辉以为采访小分队一行是来住宿,连忙摆手表示暂时不能接待,“要住宿得等到‘五一’假期了。这段时间正在装修升级……”闲聊间,钟元辉告诉记者,2006年,他带头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从最初只有4个床位发展到现在有40多个房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阴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罗成鹏介绍,如今,该村已陆续开了10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去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00多万元。”

“村里农家乐多了,竞争也大了,简单接待已跟不上当下游客需求了,必须改造升级。”钟元辉说。

阴平村民宿提升改造是大唐家河旅游区提档升级项目之一。根据规划,政府免费为业主提供设计图纸,并提供最高200万元贴息贷款,整体打造周边附属设施,目前已吸引阴平村43家农家乐参与改造。

再过两个月,唐家河景区及周边将迎来夏日避暑旅游的高峰期。“提供好的环境条件、好的住宿体验,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谈到未来,钟元辉信心满满。

探访地  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金紫村

七旬老农出版12万字小说  写自己更写脱贫巨变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一名年过七旬的广元籍老农,在脱贫后出版了一本小说,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近日,在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金紫村的家中,今年71岁的张克茂接受了“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的采访。

前一夜刚下过雨,张克茂家门前院坝堆着砖块,有些泥泞;楼上,两位匠人正在忙活。“这是家里正在修的新房。现在条件好了,要把房子再加盖两层。”张克茂说。

见到记者,张克茂拿出了保存完好、共232页的小说《三湾汉子》手稿。据介绍,张克茂这本以自己和金紫村村民为原型的小说,于2004年开始创作,前后修改了18次,共12万字。去年9月,在昭化区政府的支持下,这本小说由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金紫村曾是广元的贫困村,张克茂是村里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张克茂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开始养猪;同时,儿子当上了保安,儿媳也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生活越过越好。2018年,张克茂家成功脱贫,并被评为昭化区“贫困户创业示范户”。

变化的不止张克茂一家。在政策帮扶下,金紫村基础设施、住房建设、村容村貌等都有了明显改善,并形成了以猕猴桃种植、肉牛养殖等为主的特色增收产业。2019年,金紫村成功退出贫困村。

“现在,村集体有200亩猕猴桃基地给村民稳增收。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金紫村党支部书记张绍泽介绍,“村里的泥巴路硬化成水泥路,贫困户家门前也有了入户路……”

《三湾汉子》的最后一章,标题是《脱贫巨变》。小说里,村子在脱贫攻坚期间建起猕猴桃基地,昔日羊肠小道变成了水泥路,主人公张大友的儿子开着小车回了家,全村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等麦子黄了,家里的新房就建好了。到时候,我要在新房里继续写作。”张克茂说。

转自2022年4月24日《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石雪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