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科学合理布局。坚持群众需求原则,在12个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13个被撤并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站,139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室,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便民服务组织体系,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⑵公开事项清单。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统筹推进服务事项进驻,逐步将审批服务事项、咨询服务事项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梳理入驻事项260项,其中法定事项116项、赋权事项36项、公服事项108项。梳理出高频事项4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项,村(社区)代办事项47项。⑶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服务模式,分别设立“社会事务、全民兴商、办不成事”等7个综合窗口,基本实现“到一个窗口、交一套资料、进一个平台、只跑一次路”的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异地办”“上门办”“预约办”“定点办”等服务方式。目前,梳理出“跨省通办”事项50项,“区内通办”事项34项,“上门办”服务事项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