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六)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视察期间指出:“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四川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要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提升创新能力 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六年增幅30%以上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6.8亿元,同比增长30.8%,已经连续六年保持30%以上增幅,为“十四五”创新发展迈出坚实第一步。今年,我市聚焦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主线,实施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赋能、协同创新提升等“五大行动”,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能力。
“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梯次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将构建梯次培育、梯次发展机制,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建立科技成果供需发布机制,积极借助高校、科研院所智力优势,进行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将围绕铝产业全链发展,产业下游推进相关企业与华南理工、成都理工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铝型材、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为聚焦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以成果定制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市校合作平台发布PVC、TPU高分子新材料合成关键技术的成果定制需求,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的相关创新团队“揭榜”承担,目前部分PVC、TPU高分子新材料合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培育创新主体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进规。”见到四川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宗旭星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实现“双胞胎”轧机生产,此举打破了宽幅轧机生产窄幅板带的传统生产方式。”
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全市经信系统要深入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第二季)行动,实施“防疫泡泡”模式、用好“白名单”制度,做好稳产保链各项工作。要聚力铝基材料、绿色家居等产业集群,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清洁能源利用等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持续开展工业项目“五未”专项行动,加快园区建设,强化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凌云表示,今年以来,我市已推荐广元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及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启动2022年度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年内新认定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夯实企业创新基础。积极推荐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争取省级创新主体培育政策资金,2022年我市获得100万元支持。
罗凌云告诉记者,我市全力支持广元市铝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组建食品饮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征集制约产业共性关键和“卡脖子”技术需求120余项,定向推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目前完成对接21项,开展协同技术攻关13项,取得科技成果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