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微信贷首贷户新增8175户,发放贷款24.4亿元,创历史新高。”6月20日,省联社广元办事处主任李祥明将这一喜讯告诉记者作为农村金融、地方金融、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四川农信(广元)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助企纾困相关工作部署,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让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注入长尾市场。截至5月末,四川农信(广元)各项贷款余额368.66亿元,年内累计发放贷款179.6亿元,余额较年初净增26.74亿元。
企业生产快马加鞭
新闻现场
6月12日,博通铝业员工操作回转炉搅拌热渣,促使灰水分离以便提取较纯铝水成锭。
2019年10月,广元市博通铝业公司年产5万吨铝棒项目开始建设。一年后,公司进行试生产。今年,公司又投资铝型材项目。公司用工近60人,80%是本地人,平均工资每月5000元以上。
去年以来,铝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因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无法全部投产,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看着银子化成水。”公司董事长郑春伟感叹。
广元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创新担保方式,采取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担保的方式,仅用一周时间就给博通公司贷款2000万元。
“有了流动资金,今年实现产值27亿元没问题。”郑春伟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不仅是博通铝业,富亿方公司同样遭遇资金瓶颈。
广元市富亿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2021年4月到青川投资发展,今年2月正式投产,年产5万吨成品铜。
市场前景广阔,但受疫情影响,周转资金捉襟见肘,公司董事长李志红找到青川农商银行竹园支行,希望贷款让企业购买废铜等原材料。企业生产未满一年,按政策不能投放流动资金。支行行长苟伟并没有拒绝李志红的请求,而是将企业的实际情况马上上报。很快,省农信社给予答复,全力扶持当地骨干企业。竹园支行采取信用贷款,10天内就完成手续。有了500万元资金加持,李志红高兴地说:“今年实现产值30亿元没问题。”
“我去年9月到富亿方上班,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不仅离家近,还能照顾小孩,挺好的。”原来在成都上班的王小燕,有了二孩后,就回到老家竹园镇,很快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据李志红介绍,公司目前用工60余人,有20余人是竹园本地人。
延伸阅读
省联社广元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建立“快审、快批、快放”的贷款办理专属机制,实行先行受理、跨网点受理、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模式对所受理的贷款采取限时办结制度,对50万元以内贷款实行当日办结制,大额贷款资料提交后限时3天办结。配套健全全员营销、金融服务顾问、监督考核等机制。积极对接辖区重点市场主体,全面摸排并满足融资需求,5月以来累计对接312户重点企业,预计可落地投放贷款30户。
小微企业迎来春天
新闻现场
广元市农发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颖激动地说:“广元农商银行给予我们的支持,必须点赞。”
市农发种业承担“育繁推”任务,种子购买、产品收购都需要垫资。今年,公司向彩色玉米市场进军,可资金让他们着急。
2022年1月,广元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颜隆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公司对接。利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申请到放贷,仅一周时间就发放贷款500万元。
公司用这笔款,在昭化区、朝天区、剑阁县发展彩色玉米3600亩,后期,公司将回购这批产品,走高端、大众、初加工之路,销售鲜适彩色玉米。“利用贷款,还在苍溪县发展红心猕猴桃210亩。”任颖告诉记者。
遭遇资金困难的可不只广元市农发种业公司。
受新冠疫情影响,苍溪县秀艺毯业有限公司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编织地(挂)毯无法正常生产。苍溪农商银行闻讯后,落实“六稳”“六保”政策,马上送去纯信用(无抵押)贷款300万元。
有了“活钱”,企业购进真丝等原材料、发放职工工资,120余名职工返岗。截至目前,企业完工3000平方米地毯成品。
延伸阅读
省联社广元办事处单列普惠小微信贷投放计划50亿元,严格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考评;用好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新增可贷资金优先用于发放小微企业,持续增加信贷供给,常态化推行驻企驻点、开展金融辅导、加大首贷户投放,快速、精准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战疫贷”“政采通”“减碳贷”等20余款助企信贷产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及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展期等方式帮助困难企业纾困,下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少于0.5个百分点,免收抵(质)押物评估费、担保费等所有除贷款利息外的额外费用,有效降低企业“过桥”成本、融资成本,自疫情以来,对5703户企业和个人减费让利近1亿元。
项目建设如鱼得水
新闻现场
在长方形大厂房内,技安员蹲在现场,测绘人员一边看设计图纸一边操作仪器,挖掘机左旋右转将泥土倒入工程车厢内……6月16日,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正酣。
该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赵建华告诉记者,企业属广元市2019年招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至2020年12月底,一期6万吨圆工铝杆、6万吨铝卷生产线竣工。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1亿元。
近年来,铝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加之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在广元发展的信心。2021年3月,企业决定建设二期项目,规模是13万吨铝卷、20万吨冷轧卷、5万吨铝箔。二期达设计能力后,久达公司产值将超50亿元。
赵建华说,蓝图虽好,但受疫情影响,造成了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正当公司为钱发愁之际,广元农商银行主动作为,为久达公司授信5000万元。
“当月授信,当月就放贷5000万元,速度特别快。”时间虽然过去了4个月,赵建华仍然记忆犹新。
记者了解到,广元农商银行针对企业采用“一对一”专属服务方式,对客户贷前、贷中、贷后现场服务。自己多跑腿,让客户少跑路。
有了资金支撑,久达公司二期项目进展顺利。截至5月底,设计13条铝卷生产线已投产6条、设计2条冷轧卷生产线已投产1条、铝箔生产线即将进行设备安装。
记者了解到,公司目前有职工275人,年底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后,职工将达450人。“广元本地员工逾50%。”赵建华说。
延伸阅读
省联社广元办事处出台《提升存贷比全力支持广元经济稳增长的指导意见》,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等方面细化制定11条具体措施。
结合“项目推进年”活动,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最大客户经理”作用,重点对照全市年度300个重大项目清单,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逐一跟进项目融资需求,今年已累计向四川久达、天曌山旅游等重点项目授信9.6亿元、发放贷款3.1亿元。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新闻现场
6月11日,青川县竹园镇银沙村一组村民史文东给他养殖的西门塔尔牛喂食草料。
牛市看涨,在广东打工的史文东返乡创业,成立青川县竹园镇宏远牛羊养殖家庭农场。想要扩大养牛规模,但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今年3月,青川农商银行竹园支行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给他贷款100万。史文东用这笔钱,买回80余头牛,扩大了养殖规模。
目前,史文东的家庭农场聘请了4个职工,其中2人是脱贫户,工资每月3000元。“史文东带动周边3户加入养牛行列,其中1户是脱贫户。”青川农商银行竹园支行行长苟伟告诉记者。
做牛文章的不仅是史文东,苍溪县的刘兆平也发了牛财。
2020年,刘兆平以基准利率在苍溪农商银行龙王支行贷款20万元,买了10多头牛。2021年,刘兆平在该支行转贷20万元。刘兆平告诉记者,今年出栏10头牛,卖了20万。目前,存栏25头牛。他养的母牛下了7头小牛,年内还要下小牛6头。
看来,刘兆平的牛生意做得不错。
延伸阅读
省联社广元办事处认真落实省联社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协议》,全面抓好乡村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聚焦支持500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安置点建设,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大对粮食生产、种业发展、广元特色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向已脱贫人口发放信用贷款4.11亿元,占全市投放90%以上;发放农户贷款67.66亿元、美丽新村建设贷款14.3亿元。
创新推出“专合社+农业产业园+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等融资模式,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富硒茶、白叶一号、红心猕猴桃、生猪养殖、剑门土鸡等特色产业贷款3110户、7.9亿元;累计为肉牛羊养殖主体综合授信3.7亿元,发放贷款1.9亿元。主动融入“政银担”“政银保”合作机制,加大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累计发放“政银担”担保贷款395户、1.98亿元。
春雨润泽千家万户
新闻现场
朝天区水磨沟镇桃园村九组的王业财,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就在原马家坝乡场镇做门窗生意。用他自己的话说,做的是耍耍生意,没赚到啥钱。
导致王业财生意不温不火的原因,还是受到资金的困扰。
四川农信社广元办事处要求辖内银行开展评级授信后,王业财的处境大为改观。最初授信2万元,后来授信5万元,不久升级为8万元,现在是授信10万元。
贷款10万元后,王业财开始大干。买铝合金、纳米瓦、钛合金门、不锈钢等原材料,也不仅做门窗,防护栏、楼梯扶手、彩钢棚等活儿都接。
自己忙不过来,王业财就请工人。今年还未过半,除去开支,王业财就赚了近4万元。
“10万元的贷款,每月还息还不到450元,没啥还贷压力。”王业财说,广元农商银行的产品很亲民。
延伸阅读
省联社广元办事处提出“全面巩固提升农村市场、全面拓展做优城区市场”的“两个全面”发展思路,辖内各农商银行以此为抓手,借助商会、协会、村支两委和金融联络员力量,联合成立1165个评级授信工作小组,在农村推行“整村授信”,在城区“扫街扫楼扫社区”,已为40.85万户农户、4.73万户个体工商户、3.8万公职人员、1632户中小微企业、828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525.56亿元,并向6185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