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图”为战,吹响创文集结号。指挥部高声“领唱”,干部群众集体“合唱”,奏响全区人民文明城市创建“大合唱”。昭化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吹响创文工作“集结号”,制定文明城市创建“作战图”,制定“包联共建”“街长制”“文明劝导”方案,高举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总指挥部统筹协调的创文“指挥棒”。(2)以“红”为墨,浸染宜业宜居地。昭化区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岗),组建志愿服务队800余支,打造“金妈妈”“桃小二”等特色志愿服务队12支,按照“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四单机制,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场次。(3)以“街”为景,温暖百姓回家路。昭化区创新完善城市治理方式,将集中整治与分片整治、日常整治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截至目前,协调修补路面坑槽、地砖破损、墙面污损、污水管网渗漏等120余处,更新主城区主干道交通标线5300平米,增设斑马线4条,非机动车、摩托车停放点200余处,增设临时交通信号灯2处,增设隔离带2㎞,铲除“牛皮癣”260余处,增设公益广告300余处,治理占道经营30余家,营造了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4)以“文”为韵,擘画文明新蓝图。昭化区牢固树立“先育文明人,再创文明城”理念,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现已有市级以上文明村镇35个、文明单位55个、文明校园17个、文明家庭17个;各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利用文明新风积分评定机制评选“好公婆”“好儿媳”“好大姐”等先进村民1300余人,“文明户”1万余户,选树“新时代好少年”120人,“四川好人”25人,同时各镇、村委会还会通过各大活动及敲锣打鼓的形式为他们颁发奖牌、证书和礼品,并在各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相关宣传,相关信息被四川民生资讯、广元日报报道,让被评选者、受表扬宣传者成为群众羡慕和学习的对象,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人心思美、人心思进,自觉美化庭院、争做文明人、争办文明事,不断积蓄文明力量,让文明乡风扑面而来,为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