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规模发展增效益。坚持建管并重,围绕“一湖、一路、两片区”区域,采取“林+药”“果+药”立体套作等方式,大力发展以茯苓、淫羊藿、菖蒲、夏枯草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力争2025年,建成300亩以上镇村中药材示范园区40个,中药材专业镇1个,中药材专业村9个。⑵科技引领促提升。积极开展全产业链溯源能力提升,继续深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展合作,大力推广适用于各类道地药材生产、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控等实用工具,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道地药材生产的应用,提升自动化水平。力争发展适宜不同地形地貌、不同药材品种、不同生产环节发展现代农机具1-2种。⑶培育主体添活力。加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在基地配套采收、净选、切制等现代化加工设施设备,提高产业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力争2025年培育企业或专合社50家,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1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