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叶一号”茶产业助残示范区,51户残疾人家庭土地入股,100户残疾人栽植“白叶一号”900余亩,220余名残疾人长期在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务工,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湖羊养殖困难残疾人飞地帮扶区,石坝乡马公村、三台村49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与竹园镇三郎村3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的浙江帮扶资金入股青川县肉羊养殖协会,并在三郎村建成湖羊谷农旅综合体,通过务工、收购青储饲料等方式,带动210户残疾人户均年增收1.3万元以上;
……
5月15日,打开青川县东西部残疾人帮扶项目分布图,项目不但被细化落地到了5大区块,实施情况也呈现出了一组组详实的数据。
新一轮东西部帮扶协作以来,按照“广元所需,杭州所能”,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广元市聚焦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和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探索推行残联组织项目化推进、全方位服务、多渠道拓展的帮扶协作路径,着力让58个帮扶项目“进农田、进工厂、进城镇、进场所、进家庭”,构建起杭广残联组织携手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与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产业帮扶项目,“进农田”帮扶残疾人。以共建产业基地或杭州供优良品种、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等方式,建立“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林禽(菌)生态循环融合示范园等东西部协作农村残疾人帮扶基地15个,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800余名残疾人发展生产,帮助1300余名农村残疾人把土地流转给东西部协作农业园区,支持农村残疾人家庭参与“白叶一号”茶叶、湖羊、红心猕猴桃等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创业增收。
——实施劳务培训项目,“进工厂”帮扶残疾人。采取“专岗、专训、专招”等全链条服务方式,举办残疾人东西部协作就业招聘会25期,帮助320名残疾人到杭州就业。依托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东西部协作就业帮扶车间等为84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组织26名视力残疾人分批参加东西部协作盲人保健按摩师免费培训,学员全部稳定就业。在昭化区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苍溪县舒之恒鞋业等15个东西部协作残疾人就业帮扶车间(企业)就近转移安置287名残疾人。
——实施“帮帮摊”助残项目,“进城镇”帮扶残疾人。杭州市上城区在剑阁县打造具备来料代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帮帮驿站”,实施“帮帮摊”项目。引进浙江专业运营平台负责对接东部厂家,统一提供货源、物流组织等服务,由残联“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教会、无缝强保障、全方位服务”保姆式孵化扶持有意愿的残疾人,在农村集贸市场摆摊销售服装、童鞋等商品。残疾人摊主零押金拿货,先卖货后结款,卖货收益全归摊主。同时,扶持有条件的“帮帮摊”升级为“帮帮店”。目前,有233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参与其中,有8家“帮帮摊”升级为“帮帮店”,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实施辅助性就业项目,“进场所”帮扶残疾人。实施实用技术项目,为56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帮助430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或辅助性就业。依托残疾人托养机构、集中安置残疾人爱心企业建立剑阁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青川县展俊塑胶玩具厂等6个东西部协作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场所,组织来料加工、产品分选组装包装等辅助性就业项目,帮助93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
——实施助残济困结对帮项目,“进家庭”帮扶残疾人。实施东西部协作股权量化项目,为300名困难残疾人量化股权实现股本金分红;实施助残帮扶项目,捐赠助听器170部帮助170名听障者复“聪”,帮助100名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为残疾人提供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2100余件,为残疾人提供19.5万元的日常生活用品,为20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关爱服务,为64名残疾人家庭大学生提供教育资助。
……
帮扶协作全领域,助残帮困惠民生。
2019年以来,杭州安排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1041万元,建设“残疾人之家”、完善服务设施等帮扶;争取社会帮扶项目资金850余万元,开展困难残疾人辅具救助、产业扶持等帮扶,累计让10000余名残疾人直接受益。2022年度,全市农村脱贫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13276元,增幅略高于全市农村脱贫家庭人均收入。
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项目化推进“五进”的扎实开展,不仅拓宽了我市残疾人的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了广元茶叶、肉牛羊养殖等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发展,还将为广元深入实施“1345”发展战略持续凝聚合力、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