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科学规划、绿色发展。邀请市海绵办专家深入小区实地踏勘,严格根据小区面积、绿化、基础设施等情况,筛选89个小区实施“海绵小区”改造。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⑵生态为本、自然循环。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小区、街道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植被、土壤等自然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努力实现城市街道、小区水体自然循环。⑶示范引领、统筹推进。将上西街道自来水公司住宿楼等16个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实行雨污分流和人行道透水铺装。截至目前,改造修复16个小区内及小区间道路21158m2、人行道28000m2,惠及居民22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