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守牢监测帮扶“预警线”。用好1345名监测核查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设置6大类到户帮扶措施,对193户526名监测对象落实帮扶措施1447条。
二、找准群众增收“发力点”。加快建设“2+3+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和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依托劳务专合社,优先安置3658人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760个。
三、凝聚区域发展“活力源”。对18个重点帮扶村加大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重点帮扶村户办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