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优化管理服务。探索构建“互联网+政务”居民服务平台,以公众号为载体,梳理涉及民政、残联、人社、医保等部门的57项审批事项集中在网上办理。依托智能化软硬件建设,建成全县社区科技智慧平台,通过信息发布小程序、村社区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公示公开社区工作动态、好人好事、风采展示等信息。⑵丰富公共空间。紧抓四川社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契机,培育、引进社工机构4个,积极搭建购买公共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定期发布县内外购买服务项目和社工机构信息,适时举办项目供需对接会,推进实现全县23个乡镇、220个村社区社会工作站全覆盖。⑶开展公益项目。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公益慈善资源,采取“上级补助+社会捐赠”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探索“公益+低偿”项目化服务模式,重点打造社区助老慰老、产业发展、院落治理、儿童服务等项目,营造多元社区服务场景。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免费义诊、清洁红城等活动20余场次,为200余户家庭解决实际问题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