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住就业“基本盘”。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精准有效、服务有力地就业促进机制和产业协同机制,建立用工企业名录库,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1311”工作机制,实现就业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截止目前,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1场,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71个,通过劳务转移、市场吸纳、创业带动、公岗开发等措施转移就业达8.4万人。(2)增强创业“动力源”。集中商务经合、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优势资源,组建创业指导服务团队,建立返乡创业协商机制,创新“创业培训+担保贷款+指导服务”帮扶机制,引进凯王压密科技、川体集团新型运动饮料等重大项目12个,回引农民工兴办创业实体252个,带动就业1043人,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3)搭建就业“新平台”。创新实施“东智西借”工程,高标准建成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行业管理+社区服务+市场运营”相结合的零工市场劳务服务新模式,设立3处零工服务点,累计招工3200余人次。探索和美乡村建设就业服务新模式,在天雄村试点建立“劳务经济人+共富工坊”“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劳务专合社联合社”的就业服务新机制,推动216人就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