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办品牌院校。建设8000平方米的葭萌工匠学院(昭化区乡村振兴学院),探索推行“一校多用、多院合一 ”办学模式,培育形成产业工人“工匠人才”、乡村振兴“剪刀干部”等一批技能人才培育品牌,“葭萌木匠”劳务品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今年以来招收农村劳动力800余人,承接企业入职培训12场次、职业讲座20余期。(2)组办师资队伍。依托东西部教育协作平台,建成“院校+社会+民间”师资智库,聘请浙江省劳模工匠、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导师25名,招引民间艺人、工艺首席技师、大赛状元等10人担任专(兼)职教师,遴选公司董事(经理)、企业高管、民间艺人、技术能手等“乡贤能人”5名担任兼职教师,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通过“师带徒”模式培育工匠学徒23人。(3)开办精品课程。针对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建设“1+x+n”精品课程模式(“1”为1个课程服务管理中心、“x”为师资队伍定向服务、“n”为企业学科课程补充服务),精准围绕本地战略部署和实际需求,设置铝基新材料、食品饮料、建材家居、乡村振兴等特色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授课,线上在“蜀道昭化”app客户端设置预定课程、回放视频等功能,播放量达2万,线下累计举办智能家居制造课程、教学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25场次,参与活动2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