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青川县白龙湖畔,装载机、挖掘机正忙着将打捞临时存放在湖边的木材垃圾分选并装载进货车里,运往专门的加工场地,将其通过木材粉碎机粉碎加工制成生物质燃料。
白龙湖和亭子湖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市城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两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汛期水面垃圾处理一直是“两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每年汛期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大量垃圾随雨水从上游及两岸高山、支流漂流而下侵入湖内,密密麻麻成带状、片状,分布在“两湖”部分主航道及湖面,对景区景观、环境、航运及饮用水源安全等诸多方面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成为二次面源污染的风险点。
“我市每年都会对汛期侵入型垃圾进行及时打捞和处置,原来处理水面垃圾的方式为运输到电厂燃烧、近处垃圾场回收等,不但成本高,而且很多垃圾场拒收水面垃圾,垃圾处置成了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市白龙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研究探索“两湖”水面垃圾生态化资源化处置,组织专业人员对垃圾成分进行认真采样分析,科学评估其可利用性,创新探索将水面垃圾加工制成生物质燃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切实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截至11月底,“两湖”累计打捞上岸水面垃圾2.6万吨。目前,正由四川两山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分拣,将木材垃圾晾晒后加工制成生物质燃料,供给市内重点企业,与燃煤混合掺烧实现节能降碳;剩余垃圾,可降解部分就地生态化处置,不可降解部分转运至市垃圾发电厂焚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