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市科学技术局邀请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的3位专家学者,围绕开展省级科学技术奖、技术合同交易和科技成果登记等内容,对全市科技系统业务骨干、30余个重点单位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
这仅是全市科技系统落实落地“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务实举措。今年以来,我市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让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以稳步提升。
截至12月中旬,全市兑付创新券补助101.4万元,技术合同登记126项,登记额5.28亿元,登记科技成果75项,实现成果转化产值315亿元。其中,艾滋病防治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2023年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中科瑞能“超宽温域电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4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新能源组优秀企业奖。
此外,我市不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与四川大学、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0余项,发布科技成果150余项。创新推动“124”杭广科技协作模式,近两年浙江省科技厅立项“尖兵”“领雁”科技合作项目5项。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之星”称号。
据悉,2025年我市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对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打造“1+N”技术服务机构,着力推动技术交易登记金额突破6亿元,力争全年登记科技成果80项以上,实现成果转化产值33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