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分行积极落实绿色金融工作部署,结合辖内产业特色实际,以铝行业低碳转型为突破口,通过构建政策引领、融资对接、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四项机制,有序推动铝行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融合发展新篇章。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广元市铝产业低碳转型贷款余额8.03亿元。
健全政策引领机制,推动有效落实。加强政策引导,广元市分行牵头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印发《金融支持铝基新材料企业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明确工作目标、重点措施和责任分工,凝聚部门合力。加强工作指导,采取召开货币政策工作会议、研讨会以及现场指导、实地调研等方式,指导督促银行机构围绕铝产业低碳转型,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满足铝产业低碳转型融资需求。同时,加强督导考核,建立低碳转型信贷支持监测统计制度,将支持铝行业低碳转型落实情况纳入绿色金融绩效考核评估因素,通过定期通报、现场督导等方式,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健全对接机制,畅通融资渠道。该分行推动线下精准对接,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筛选优质企业和项目名单,梳理低碳转型融资需求,建立金融重点支持绿色转型项目库,将25家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3个重点项目纳入绿色转型金融支持名录,引导银行机构逐一对接,大力支持涉铝企业低碳转型。还创新开展“线上”融资对接活动,依托“天府信用通”平台打造“中国绿色铝都”金融服务专区,实施“一站式”全流程融资服务办理,目前已为24家入驻铝企业发放贷款7.62亿元。
健全主办行机制,创新金融产品。该分行结合各银行机构实际,选取广元农商行等银行机构作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融合发展主办行,探索信贷产品创新,提高铝行业低碳转型获得贷款的可得性。指导银行机构先后创新碳足迹挂钩贷款“减碳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有针对性特色信贷产品,用于支持电解铝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如创新推动贷款与企业ESG绩效目标挂钩,发放全市首笔高碳行业“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850万元。为5家铝企业建立碳账户,发放“碳表现”挂钩贷款1.72亿元。探索“转型+供应链”模式,将环境绩效引入对铝基材料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重要指标,推动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目前已发放铝产业供应链金融贷款2.5亿元,支持铝产业集聚化、循环化发展。
健全政策工具配套机制,降低融资成本。该分行切实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支持、资金优惠的优势,引导银行机构大力支持铝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加大对碳减排支持工具与科技创新和设备改造再贷款政策的宣传,发动金融系统广泛开展宣传,指导银行机构精准辅导对接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截至11月末,引导银行机构对接2家电解铝企业发放5000万元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贷款。全力为电解铝企业提供票据融资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引导银行机构扩大“川碳快贴”运用。据广元分行相关负责介绍,截至11月末,办理“川碳快贴”3.01亿元,为铝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