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与建议》(第68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7年广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按照“全面统筹、顺向谋划、末端牵引、逆向推进”的工作思路,紧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关键环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2024年度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位列全国小城市第一档、第二名。
一、开展源头引导分,夯实精准分类基础。
(一)强化宣传发动,筑牢分类意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图文手册、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解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累计开展宣传活动超500余场次,覆盖居民超2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超20万份。在小区出入口、楼道口等显著位置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营造浓厚的分类氛围,推动居民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
(二)科学布局设施,引导规范投放。坚持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纳入新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结合“撤桶并点”“撤桶建站”工作推进,科学合理配备具有遮雨、洗手、照明、杀菌、除臭等功能的四分类收集设施,并张贴清晰易懂的垃圾分类指南。市城区490个公共机构、663个居民小区、9519个经营区域、121个公共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三)建立监督机制,促进习惯养成。尊重客观实际,采取差异化、递进式的工作方式,实施分类工作“示范引领、循序覆盖、全域推进”,率先在翰文府、天润·新天地等小区安排督导员在早晚投放高峰时段值守,现场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及时纠正混投行为,确保前端分类精准度。同时,发动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积极配合参与,对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和监督,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二、强化中端精准分,杜绝混收混运乱象。
(一)落实专人专责,保障精准分类。在引导源头分类的基础上,落实专业队伍实施生活垃圾中端精准分类,实现垃圾应分尽分、分类投放。在机关单位、公共机构等强制分类单位,安排落实专兼职分类员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检查指导、监督考核,在办公室、楼层、院内因地制宜设置四分类收集设施。在市城区每个垃圾压缩(中转)站落实2—3名环卫工人作为垃圾分拣专员,对街道、广场等收转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对单位、居民区转运的其他垃圾进行再分类,确保应分尽分。
(二)优化收运路线,实现专车专运。根据前端分类投放点布局和垃圾产生量,合理规划收运路线和收运频次。在市城区为四类垃圾分别配备专用收运车辆,共计150余辆,并喷涂醒目标识,实行“专车专运”,确保各类垃圾在收运过程中不混装、不混运。
(三)严格车辆管理,杜绝抛冒滴漏。对所有收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车辆密闭性能良好,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抛冒滴漏现象。同时,逐步推行收运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轨迹和作业状态,杜绝违规收运行为,实现收运全过程可追溯。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作业水平。定期组织收运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重点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收运操作规范、车辆安全使用等内容,强化收运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每位收运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分类收运技能,做到精准收运、规范作业。
三、实行末端资源化,推动垃圾变废为宝。
(一)完善处理设施,提升处置能力。主城区通过公开招商引入专业企业,建成日处理能力1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对厨余垃圾实行“一体化”收集、运输、处理,配备5吨自卸式餐厨垃圾收运车11辆,每天分18条线路采用“公交”模式对餐厨垃圾采取定时定点清运。累计收运处理厨余垃圾19.79万吨,生产工业油脂1.4万余吨;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3.9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700吨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投运以来已处理130余万吨,发电量达4亿余度,达到了“变废为能”的目的;建成可回收物回收网点130余个、分拣中心31个,对产生的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分拣打包再利用;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1座,暂存收取的有害垃圾,后统一交由具备资质的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建成大件垃圾处置厂1座,对产生的废旧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进行处置实现再利用。实现各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二)强化监管考核,保障处理质量。制定严格的末端处理考核标准和监管制度,定期对各类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处理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对处理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责令限期整改,确保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符合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切实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在强化宣传引导、完善设施设备、严格监管执法、推进“两网融合”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培养全民分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李海弋,联系电话:1868396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