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回复市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 84 号建议的函 » 详情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回复市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 84 号建议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11 16:34      来源: 市自然资源局
【字号:
打印

广自然资函〔2025〕345 号

周高鹏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补齐公共管理服务配套设施硬件建设短板的建议》(第 84 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分管领导牵头,落实专门科室负责进行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规划引领,国土空间合理布局

(一)高质量编制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是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市级总规)于 2024 年 2 月经省政府批复,市级总规将以人为本,保障民生作为基本原则,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规划构建“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乡村”四级城乡生活圈。在市县级城区布局市级、县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域和县域公共服务核心。中心镇构建综合服务城镇圈,建设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一般镇构建基本服务城镇圈,建设公共服务节点。乡村以中心村为重点,构建乡村生活圈。城区和中心镇按照国家标准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乡镇和行政村按照北部山区、中部河谷、南部丘陵进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配置。二是中心城区规划形成综合服务核心、片区服务中心、组团中心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提升环境品质,彰显历史文化,配置特色化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十五分钟生活圈。至 2035 年,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 843.02 公顷,人均用地 7.73 平方米,集中安排区域服务职能、均衡布局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服务设施等级和规模,合理布局各级服务设施,完善城市社区生活圈。

(二)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详细规划在充分落实总体规划的设施布局上,深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至各片区、组团,细化总体规划确定的机关团体、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明确其规模、位置及建设管控等具体要求。统筹考虑单元功能定位、服务能级、服务人口等因素,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合理布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生活圈。提出街区主导功能和建设强度控制,体现民生保障、底线约束、总量控制等内容,明确地块的位置、使用用途和建设强度等管控指标,提出设施配套等要求。推动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二、制度保障,设施落地效率提升(一)严格技术审查,科学设置配套。一是为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实施,2024 年印发的《广元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 版)明确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围绕社区生活圈构建,根据人口规模、用地条件、环境条件及设施功能要求等统筹安排空间布局,提出了新建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内容,尤其是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单独提出要求。二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广元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 版)》的规定要求,重点核实依法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等审批文件,核实项目建设规模(包括总建筑面积、地上计容面积)、建筑形态、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退距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儿童之家、消防控制室、门卫房、物业用房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落实情况。整个核实过程严格记录制度,对发现的偏差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确认,确保建设项目各项指标和内容完全符合规划许可要求。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设施建设。

一是持续发挥市专委会技术智库功能,我局牵头组织的市专委会审查,联合规划、水务、环保、人防、交通、住建、气象、通信、国安、文广旅等多行业多部门的规划专家进行联合评审,对规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二是充分发挥市规划和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提升重点方案审批效率,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审批跟着项目走”的服务方式,保障南河湿地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广元市东坝雪峰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广元市万缘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广元站站前广场更新改造项目、利州区雪峰街道泡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关乎民生福祉、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的重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顺利地完成规划审批关键环节,为其及时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保障了城市功能完善和人居环境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吸收各界的意见建议,在规划编制、方案审查和规划核验等工作中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市级有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对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建设力度,力争打造出人民友好舒心、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

2025 年 7 月 4 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