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4号建议答复的函 » 详情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4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25 17:38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打印


王绍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建议》(第44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配强各级‘三资’队伍力量,从市级层面出台刚性要求,对基层农经管理人员定岗定编定员,不得随意调整变动,确保队伍力量充实稳定”的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政策的实施旨在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改革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设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业单位并核定编制、设置乡镇经济发展内设机构并明确具体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充实基层农经管理队伍力量。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印发《中共广元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元市农业局关于转发省委编办、省农业厅<关于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并结合我市实际,明确要求各县区对基层农经管理体系要做到“三明确”:即明确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机构、在现有编制内明确1-2名专职农经专业人员和明确乡镇农经管理岗位职责。二是加强基层机构设置及人员力量充实。我市各县区均设有农经机构。其中,4个县区为行政管理机构,3个县区为事业机构,核定事业编制68名;全市142 个乡镇(街道)设置经济发展相关内设机构,明确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编在岗207人,各乡镇(街道)均有 1-2 人从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58人,中级职称33人,高级职称6人。三是加强管理人才“引育留用”。加强“引”。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扩大基层人员招引;加强“育”。明确可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可由县(区)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鼓励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突出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成果,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机制,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等方式进行。对到“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服务满1年取得显著成效,且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的,可提前1年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加强“留”。规定贫困县(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可自主确定招聘方式,明确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服务期内禁止借出或调走。及时清理空缺编制,并加强空编补员。保持基层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强“用”。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基层锻炼计划,引导和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柔性流动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下一步,我局将积极与市委编办、市人社局会商研究,进一步明确县区、乡镇农经工作职能职责,健全完善基层农经管理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县乡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的机构编制指导力度,不断优化机构设置,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力度,支持在现有空编内补充农村集体“三资”专业工作力量。

二、关于“加强农经管理人才招考引进,每年安排一定名额向农村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倾斜,充实基层农经队伍,确保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农经管理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近年来,我市通过公考招考、人才引进等手段,吸纳了多名农经管理人才。据统计,近三年全市已招考、引进农村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28名充实基层农经队伍,在全市三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将全面掌握全市对农经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前谋划布局,将农经管理人才纳入当年用编计划,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基层农经队伍,通过遴选、选调等方式扩展农经管理类人才的晋升渠道。同时大力开展农经政策技能培训,重点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承包等实务技能,提升农经队伍的专业能力,为加快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梁婷,联系电话:199309585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