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答复的函 » 详情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25 17:43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打印


胡晓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延伸肉牛养殖产业链条、加强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1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优化全产业链条布局”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市委“1345”发展战略,坚持以高质量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为统揽,以做大规模总量、补齐发展短板、提高产业效益为重点,全面实施“企带户养、母畜增量、秸秆换肉、延链补链、能力提升”五大工程,推动全市肉牛羊产业从小到大、集链成群发展。一是专班推进。成立由市领导为班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肉牛羊和土鸡产业专班,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方位服务推动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政策激励。出台《广元市利州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财政专项资金奖补办法(实行)》《苍溪县“三大百亿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修订)》《旺苍县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剑阁县突破性发展肉牛羊八条措施》等支持政策,县(区)财政每年统筹整合不少于1000万元,对肉牛羊养殖、饲草料加工、屠宰加工、冷藏物流、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奖补。培育壮大了苍溪尚绿、昭化鑫煜、青川思原等一批发展势头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重点企业。三是项目赋能。积极向上争取并实施肉牛提质增量、畜牧业补短、粮改饲等中省财政项目,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通过项目推介会集中招商、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县区点对点对外招商、协调行业协会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昭化华西牛良繁体系、苍溪县万头肉牛全产业链等发展项目落户广元带动肉牛羊产业发展。四是强化保障。建立肉牛羊产业“金融链长”制,先后推出“绿谷?牛羊贷”“肉牛产业链贷款”等多款金融产品,开启肉牛“活体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养殖户的融资难题;完善推广肉牛羊政策性保险,费率进一步降低(不超过6%),有效提升保险保障水平。2024年,全市存栏牛24.29万头、出栏肉牛10.07万头,累计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400个(其中种牛场3个),建成秸秆收储加工中心17个、年收储加工草料50万吨,建成肉牛屠宰加工企业6个、年设计屠宰加工肉牛20万头,创建苍溪尚绿“阿松哥”牛肉、剑阁王勇牛肉等一批熟制品、预制菜产品品牌,初步构建起集种原供应、饲草料生产、屠宰加工联结肉牛羊养殖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弱项,重点在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品牌培育、主体培育、农旅融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布局,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升级。在养殖基地建设方面,大力扶持农户发展基础母畜养殖,鼓励养殖企业建设育种场,推广多胎繁殖、冷配改良等技术提升自主供种能力。支持养殖场(户)集中联建共建、新(改、扩)建高标准圈舍,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在屠宰加工方面,支持现有屠宰企业提档升级,引导养殖场(户)与屠宰企业签订产宰合作协议,实现互惠互利。鼓励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加大产品开发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招引一批屠宰加工、预制食材生产等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在农旅融合方面,依托青川竹园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利州龙潭四季绣生态农庄等现有资源,打造肉牛羊主题休闲观光园区,提供多元旅游体验。通过举办以肉牛羊为主题的特色节会,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在品牌培育方面,深度挖掘广元肉牛羊核心特征和区域特点、文化内涵等因素,打造肉牛和肉羊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造业内知名品牌。组织企业参展拓市,借助电商直播等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在主体培育方面,通过内培外引、政策引领、示范带动等措施,培育壮大一批肉牛羊产业链主链属企业和省、市级示范合作社,推动引领肉牛羊产业全链发展。依托肉牛羊产业发展协会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二、关于“加强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畜牧业数字化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并推广到畜牧业领域,实现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和全程化追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养殖环节,我市主要依托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对养殖场进行备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同时建立肉牛监测点(小区),指导县区每月进行数据填报,定期开展数据审核与分析,精准掌握畜禽生产总体变化趋势,为科学研判畜牧业生产形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屠宰监管方面,依托农业农村部牧运通和四川智慧动监平台,通过“屠宰场手机线上申报、官方兽医线上受理和线下同步检验检疫、官方兽医线上手机出证”模式,实现“养殖档案规范化、产地检疫格式化、检疫出证无纸化、屠宰检疫检验同步化”的全面监管。目前,全市开通线上产地检疫申报点154个(其中跨乡镇区域出证检疫申报点34个),畜禽屠宰检疫申报点66个,备案养殖场户67850个,屠宰场(点)73个,畜禽运输车辆1508辆,贩运经营主体1241个。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我市建立“阳光农安”广元智信监管服务平台,以智能化、信用化为手段,为全市监管协管人员提供移动巡查、在线抽检、风险预警、视频调度、区域分级、主体分类等监管流程服务和数据统计分析服务,为备案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管理、农事记录、质量溯源、合格证开具等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大力推行“合格证+追溯码”电子出证方式,通过“销售赋码”“入库扫码”方式,初步建立起以承诺达标合格证为载体全链质量追溯机制。目前,通过全域推广,累积覆盖全市142个乡镇、534名监管协管员、7400家生产经营主体,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质效。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在畜牧领域的运用,探索构建肉牛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智慧化监管模式,确保肉牛养殖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护航全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引入自动清粪、环境智能调控、精准温控湿控等设施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养殖效率与环境安全水平。二是大力推广精准饲喂技术。推广应用电子耳标、智能项圈、智能饲喂器等设备,实时采集肉牛生长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算营养需求,实现科学精准饲喂,保障肉牛健康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三是积极探索肉牛全产业链数字化监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投入、多方协同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建设服务于肉牛产业发展的经营性平台,整合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搭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与实时动态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谢盛兰,联系电话:199606051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