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6号建议答复的函 » 详情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28 18:18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打印

周椿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加强地产地销机制的建议(第136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促进农产品产销方面

(一)抓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域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2024年粮食播栽面积481.5万亩、总产量163.9万吨,分别增长0.35%、1.29%。大力实施生猪产业现代化行动,巩固提升生猪规模养殖场,2024年出栏生猪357.51万头。持续推进“菜篮子”产品增量提质,建成全省最大的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24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水果、水产品产量分别达333.1万吨、51.7万吨、6.6万吨,分别增长4.01%、7.15%、5.3%。

(二)抓品牌营销提升影响力增加附加值。全市现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84.2万亩(全省第2位),有机产品证书325张,居全省第2位,累计认定中国驰名商标8个,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5个、省级农业品牌目录14个、“天府粮仓”精品品牌12个。苍溪红心猕猴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旺苍米仓山茶、青川七佛贡茶、朝天曾家山蔬菜、剑门关土鸡入选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省仅我市和成都市)。更新印发《“广元造”系列产品目录(2024版)》,涉及农特产品及食品饮料等产品三大类、30小类,企业472户。 遴选 200 个优质农产品形成《广元市优质农产品名录》对外发布,为地产地销提供优质产品目录资源。

(三)抓流通体系筑牢地产地销保障根基。全市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7个、乡镇服务站191个、村级服务点676个,形成“1+7+N”电商平台网络;开通成都、重庆等6条冷链专线,配套电商物流园区5个、村级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点694个,乡镇快递覆盖率达100%。建成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988个,静态库容达67.61万立方米、13.63万吨。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心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全市累计升级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9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农贸市场20余个,力促更多的本地农产品就近销售。持续健全县域商业网络体系,补齐“广元造”农特产品县乡村三级流通短板,“广元造”农产品物流成本同比下降5%。

(四)抓订单农业激活内生动能强化产销衔接。编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指导方案》,推行“龙头企业抓研发销售、合作社搞服务、家庭农场种养殖”模式,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等机制联结小农户。今年发展订单生产小麦14万亩、油菜20万亩、蔬菜20万亩。累计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个,辐射带动农户9.62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达86.51亿元。

深化“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宣传,累计向联农带农主体宣传80 万次以上,推动用标主体和产品数全省领先。以“广元好茶” 为重点,举办新媒体创作动员会、茶文化品鉴会等活动,市委书记带队赴杭州推广,推动剑门关土鸡、米仓山茶叶等 21 个单品进入一线城市高端市场。构建全社会参与格局,截至5月底,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 4.6 亿元。通过 “广供成都”“广供杭州” 跨区域供应,促进农产品从产地直达消费端,让地产地销模式惠及更多农户。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将持续聚焦地产地销关键环节,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升级集采集配体系,加快产地集配中心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二是构建产销利益链接机制,持续推动农业产业联合体,扩大订单农业覆盖面,推动龙头企业与小农户精准对接。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人才、职业经理人,支持鼓励现有农产品展销配送企业进一步拓宽配送对象和覆盖面,积极探索和拓展终端直接配送业务模式渠道;三是深化品牌营销与展示展销,大力培养、引进专业电商运营人才和运营团队,举办丰收节、农博会、产销对接会等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四是探索建立地产专区专柜,持续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心镇农贸市场建设,让更多广元优质农产品通过地产地销模式走向本土市场。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3日

(联系人及方式:黄开军,1996060525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