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宣传引导。线上利用微信工作群转发案例,线下通过坝坝会、流动宣传车、悬挂标语等形式,结合“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开展普法。引导群众举报违规占地,并公示耕地动态,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以来,转发相关宣传信息50余条,开展线下宣讲20次。(2)织密监管网络。建立“党政同责、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通过推行田长制,划分三级网格,形成责任链条。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动态监测耕地,确保责任全覆盖,从源头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今年以来,解决违法违规线索13条,处置率达100%。(3)强化执法整改。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处置违法图斑,对101个耕地违法存量图斑按“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原则整改。通过复耕撂荒地、整治低效园地,实现年度耕地净流入,现状耕地面积达34.60万亩,超国土空间目标任务1.1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