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八旬老人篆刻《蜀道难》
发布机构: 剑阁县
发布时间: 2007-03-08
字体:
[
大
中
小
]
〖img〗1〖/img〗
剑阁县普安镇年近八旬的母前轮老人从事篆刻艺术六十年来,治印上万方,其作品意境清新,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刀法传神,被誉为“川北第一刀”。
老人祖辈生活在剑门山区,其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治印名家。风光秀丽的剑门山水滋润了他,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对家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他的作品题材大多取自剑门蜀道,反映蜀道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仅近年来就创作了近千方以蜀道为内容的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被人收藏,有的发表在国内一些报刊上。
剑门蜀道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历代文人李白、杜甫、陆游、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等都曾经在此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文。母前轮老人反映剑门蜀道的篆刻作品大多以这些名家的诗文为内容,三年前,他精心刻完120字的杜甫《剑门》诗,治印24方,从去年开始,他又着手篆刻李白的《蜀道难》全诗,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创作,终于刻完了共292字的《蜀道难》,共治印50方。《蜀道难》作品或方形,或圆形,或矩形,或朱文,或白文,或石鼓文,或小篆,以不同形式,凸现了母前轮老人篆刻作品的不同风格,刀法娴熟,技艺精湛,对宣传剑门蜀道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母前轮老人一生还创作了大量以剑门蜀道诗词古诗词为内容的微刻作品,而今虽已年近八旬,但耳聪目明,身体健壮,不仅仍然在从事微刻创作,而且作品在艺术上更加炉火纯青。老人说,篆刻艺术永远没有止境,活到老,就要学到老,从目前的身体状况看,我至少还能创作很多年,我打算将现存的三百余首古代名家关于剑门的诗词全部刻成篆刻作品,用篆刻艺术的形式展示剑门蜀道的历史文化风采。(剑阁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