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旺苍大力实施“商标富农”战略

发布机构: 旺苍县 发布时间: 2007-03-08 字体: [ ]
近日,记者深入旺苍农村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商标富农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 为省两千元 损失二十万 商标是商品走向市场的身份,疏忽大意会造成重大损失。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去年,东河镇百丈村农民朱昌文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旺苍县万家乡龙潭子生态旅游风景区。正式协议签好了,但是没有及时申报旅游注册商标,却被一自然人花2100多元将“龙潭子”商标抢先注了册。注册人商标拿到手后说,如果经营者拿出二十万元,可以转让给他。现在,朱老板必须花高价去买回本来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当初为省两千元,现在损失二十万元! 人们的商标意识淡薄,有人对商标品牌不在意,也有人因此大获其利。旺苍工商局商标广告管理股的同志说,品牌商标遭抢注,在旺苍不只是“龙潭子”一件。旅游商标被抢注的,还有“鼓城山”、“七里峡”、“米仓山”等。有些旅游特色农产品商标,也被别人抢先注册。旺苍龙凤乡盛产优质大米,产品在川北市场小有名气。但是,“龙凤大米”商标早已被外地抢先注册,地方特产“龙凤大米”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价值得不到体现,产品进不了超市,只得借省粮库精米厂“米仓山精酿”商标上市,龙凤大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有个好商标 产品就吃香 商标就是市场,其价值不仅在于“名”,更体现于“利”。五权镇茶农何元泽就尝到了品牌农业的甜头,他说:“我们桃园茶叶公司有个名牌商标‘桃园毛峰’,产品一直走俏市场,最高销售价达到每斤两三千元。农民交售鲜叶,价格一直稳定在每斤50元左右,鲜叶卖出干茶价!今年我交售了1000多斤鲜叶,总收入可达5万多元!”旺苍是生猪大县。去年,个私企业老板打造了“赛春姑”商标,其干腊肉品加工精良,包装精致大方,产品一直在市场走红,“赛春姑”品牌一炮打响。 “商标富农”,在旺苍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县工商局马兴文副局长说,旺苍现在有各类注册商标81件,“农”字号的商标就有44件,占54%,商标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特殊身份证。 商标富农 初见成效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旺苍山区农民的商标意识还不强,品牌兴农起步较晚,商标富农任重道远。 在旺苍县城老街,曾经有一位山区农妇卖猕猴桃,5毛钱一斤还劝起人买。她哪里知道,这山桃野果如果冠以名牌商标,加上精致的包装,身价就会陡增百倍。旺苍是全国著名的“杜仲之乡”,发展杜仲商品基地40多万亩,全县人均有1亩杜仲林。因为没有一个品牌商标引领市场,资源不能变成商品,“摇钱树”成了老百姓“伤心树”。还有万家的木耳、香菇,国华的薄壳核桃,张华的优质水果,龙凤的优质稻米,这些众多的特色产品,都因为没有一个冠名商标,因此很难走向市场。 旺苍人由此懂得一个道理:没有商标就没有市场!今年,旺苍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商标事业的意见》、《名牌商标奖励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加快推进“精品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把品牌兴农、商标富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全县大张旗鼓地宣传《商标法》,在县城兴旺大道建成商标广告一条街,工商部门把“商标助农”活动延伸到企业和农村,收到了明显成效。今年1至8月,旺苍县工商局新办理的注册商标达22件,占旺苍商标注册总数的27%,还有一大批农产品商标正在申报注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