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扶贫项目”扶持旺苍兔农发展纪实
发布机构: 旺苍县
发布时间: 2007-03-08
字体:
[
大
中
小
]
一孔孔兔圈明亮整洁,一只只小兔子眨巴着可爱的眼睛……日前,记者走进了旺苍县九龙乡金台一社养兔大户蹇志国家。“我今年养兔收入就已经有四、五千了,上级给我们投资建兔圈、发草种、调良种兔、还教我们学技术,这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硬是不提了!”一提起“财政科技扶贫项目”, 蹇志国就眉飞色舞。
金台村仅仅是近年来旺苍县实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一个村。在该村,像蹇志国一样靠养兔年收入上四、五千元的户已不在少数。养兔,正助推着该村农民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 项目户家家建起“兔银行”
2000年以来,旺苍县紧紧抓住财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先后争取了省、国家财政科技扶贫项目资金450万元,对山区贫困农民实施“造血强体”的开发式扶贫。大力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帮助项目农户家家修建“兔银行”。
旺苍县的张华镇、龙凤乡、九龙乡农民对养兔有热情,但苦于无资金、无技术,鉴于此,该县大力建立健全五大技物服务网络体系:一是建立了以县种兔场为基地,以扩繁户为网点的良种繁育、品种改良体系。多方筹资30余万元,在张华镇建立了占地2860平方米的县良种兔繁育场。从浙江镇海引进德系安哥拉巨高牌优质长毛兔600余只。采取“重点滚动发展、带动一片”的发展模式,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全县毛兔品种改良面已达90%。二是建立健全了技物服务网络体系。在张华、龙凤、九龙三个乡镇,岐山、龙安、首石等十个村建立起了技物服务网点,为项目区养殖农户提供技术、药物、饲料等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了以县种兔场为阵地,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培训体系。先后聘请了浙江的养兔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指导。四是建立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乡土人才相结合的专群联防的兔病防疫体系。严格毛兔的疫病防治。五是建立健全了以毛兔协会为龙头,技物服务部、网点为窗口的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体系。五大技物服务网络体系的健全与巩固,为贫困山区农民用科技打开致富大门提供了可靠保证。
兔兴财旺 “兔银行”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
“这仔兔多少钱一只?”“60元一只!”“这么贵?”“这是从浙江坐飞机回来的巨高牌长毛兔下的小兔子,当然贵!”这是记者与该县九台村的养兔大户边伍元的对话。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要想养兔赚钱,不讲点科学是不现实的。过去他家养的本地兔每只仔难卖20元,而现在卖60多元一只都抢手得很。前几年,他家养的兔子由于疫病预防没有跟上,70多只仔兔一夜之间死了个精光,损失2000多元。
自实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以来,旺苍县紧紧抓住“科技兴兔”这个关键,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帮助老百姓转变观念。兔农养殖观念实现了由过去只喂饲草到现在草料与颗粒饲料混喂的转变;由过去不喂水到建立自动饮水器的转变;由过去建圈不规范到建标准圈舍的转变;不防疫到定期严格防疫的转变。在实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中,该县还把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草—兔—沼气”模式,实现了生态、经济、环境“三赢”。龙凤乡龙安村4社唐大超,将建兔圈和建沼气池结合起来。合理利用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发展了经济,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科技兴兔、兔兴财旺。旺苍养殖大户已有2000多家,他们建标准兔圈15万余孔,毛兔存栏12万余只,每年从“兔银行”取钱600多万元。而这2000多家财政科技扶贫项目户,又辐射带动了全县10余个乡镇发展毛兔产业,至目前,我县毛兔存栏已达40余万只,年创产值2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