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四川省广元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从建立机制入手,把服务贯穿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效能,有力促进了车管“窗口”管理手段的创新。
建立“需求预警机制”。改革传统“门店经营”方式,主动研判车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群众需求,把服务触角向社区、企业、乡镇延伸,同时,针对假期人员流动特点,推出了“学生专场”、“农民工”专场考试等,把过去传统的车管工作模式转变为“订单”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建立 “人本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驾驶人考试的监管力度,全面实行“机动车驾驶人报名考试质量跟踪系统”,“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指纹识别系统”的监督,完善对各驾校的考试培训质量的通报考核;健全对各类机动车注册登记和相关业务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与交通、质监、运管、农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协调处理好执法环境中的内外关系,强化对驾驶培训机构、机动车回收企业、检测机构的监督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县区交警大队车管所办理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建立“警民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网上车管所”以及车驾管信息服务中心、“流动车管所”的服务平台的作用,完善温馨告知服务内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通过推行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社区车管服务站代办机动车登记业务等多种形式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缩小服务半径;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逐步推行部分车管业务的下放,在具备条件的乡镇交警中队开办车管业务,推广摩托车带牌销售模式,积极推进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的实施;简化办牌办证程序,全面实施“一窗式”、“一站式”服务。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共管机制,使路面执勤执法的民警能够随时调取车辆、驾驶人的相关信息,提高对实际运行车辆、驾驶人资格的鉴别力,以提高对车辆、驾驶人的实时管理能力;同时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送到车管部门,实现车管部门对重点驾驶人、车辆的跟踪管理。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慎独严管意识,建立廉洁型车管队伍,重点加强对民警道德品质教育,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教育民警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同时严格内部监督管理,加强车管内部民警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力度,逗硬处理不护短,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让民警始终远离高压线;完善外部监督力度,健全完善开门评警制度,通过政协委员和警风警纪监督员,完善上门走访,定期征求意见,诚恳、虚心听取对车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车管所党支部加强与车管民警家属的沟通,通过召开家属、父母、子女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车管民警的思想动态,掌握车管民警八小时之外的活动轨迹和交际圈,教育民警慎交友,交良友,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广元市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