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朝天区三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

发布机构: 朝天区政府 发布时间: 2010-10-15 字体: [ ]

    一是重宣传,强引导,营造促就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标语、法律讲座、法制赶场等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有关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残疾人事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先进典型经验与新成效,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标语2万份,悬挂宣传标语50余幅,开展法制讲座1次,法制赶场活动2次,在省《自强5.12灾后重建再就业创业优秀事迹选》上刊登了残疾人自强模范文邦杰和刘汉福的创业先进事迹。

    二是重培训,强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依托区劳务就业培训中心、市信达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会同农业、劳动保障、就业、教育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缝纫裁剪、电焊和动物防疫、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和发挥主导、优势产业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技术、营销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实用技术讲解,解答技术疑问和提供技术咨询、致富信息等,指导和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目前共印发各类科普资料5000余份,接受咨询150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20余起,输送5名盲人到成都接受按摩技术培训,组织9名残疾人参加全市残疾人技能技术大赛。

    三是重投入,强管理,拓宽就业渠道。加大部门协调力度,督促单位和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广泛争取公益性助残岗位,拓展残疾人社会就业渠道。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残疾人种植业、养殖业培训基地,以基地为龙头,帮助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完善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并逐步提高项目资金扶持标准,扩大扶持面,为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今年新建楼房村畜牧养殖和大竹村无公害蔬菜发展、土鸡养殖2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基地6个,培育大户10多户,辐射带动了近2000名残疾人就业,发放产业大户无偿扶持资金近5万元,扶持开办盲人按摩店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