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市科技局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广元市水产渔政管理站承担的《大鲵驯养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获得顺利通过。鉴定结果表明:该项目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在省内领先。
项目实施始于2001年,总投资8千余万元,在利州区、旺苍、青川、剑阁等县区建有16处大鲵驯养繁殖基地,推广大鲵养殖面积3000余亩,于2006年在全省首次人工繁殖成功,并首家获得全省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共成功繁育大鲵苗种26万余尾,养殖成鲵23.75万公斤,总收入3亿多元,投入产出比1:2.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产,故又有中国大鲵之称。大鲵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华南、西南的深山密林溪流间。常见个体重2—5公斤,体长约50~150cm,最大个体可达10~20公斤。因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人为的滥捕滥杀加之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鲵资源日趋减少,属频危动物,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市属大鲵原产地和主产区,因此,开展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该项目成功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大鲵养殖产业化发展和渔业生产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