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是实施财政精细化管理、提升财政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元市苍溪县财政局创新目标管理机制,实施财政精细化管理,“围绕目标转、盯住目标干”,做到“四个第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
把培植财源、做大“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苍溪县从自身财力有限、财政自给率低的实际出发,抓住扩权县的机遇,发挥县域优势,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培植财源。首先,着眼于当前,加大现实财源的培植。狠抓苍溪雪梨、红心果猕猴桃、生猪、毛兔等农畜产品的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税能力;规范土地运作程序,加快土地的包装拍卖,加快沙石和国有资产经营权的拍卖出让,多渠道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大力培育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拉动关联产业和税收增长。其次,着眼于长远,大力发展骨干财源。抓住灾后重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项目投资机遇,狠抓项目建设,以项目投资拉动税收增长;抓住亭子口电站、兰渝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机遇,加快天然气、水能、电能等资源向资本的转化,以骨干产业拉动税收增长;引进、背靠大企业、大集团,依托工业园区,培育优势工业企业,在要素保障、平台建设、各项投入上向骨干工业企业、创税企业集中。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31.7%;农业总产值34.5亿元,增长4.2%;旅游收入6亿元,增长15.4%。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39.3%;财政总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35.2%。
把增收节支、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目标。苍溪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增收节支,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着力建设公共财政、民生财政。2010年统筹资金10亿元,强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治理重大地质灾害73处,避险搬迁群众801户,建设经济适用房90套、廉租住房134套、安居房1516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949户722万元,为69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6300名患大病、重病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100万元,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547万元,新建城周蔬菜基地2200亩,解决了1.95万人的贫困问题。全县一般预算支出达27亿元,剔除灾后重建因素增长19.4%。全县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0%以上。
把精细管理、强化监督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责任。苍溪财政狠抓财政改革和监督,推进财政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启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财政“大平台”业务;启动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试点,加强“两基”建设。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完善采购供应商资料信息库,实施政府采购项目回访服务制度,跟踪监督问效。2010年政府采购节约资金3262万元,节约率达16.59%。积极稳妥地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严格科学评审,2010年审减不合理投资24352万元,审减率达12.5%。开展财政专项清理,组织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强农惠农资金、“小金库”、税收、非税收入等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实行财政大平台网上监管,建立资金预算、拨付、使用、问题整改台账,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建立了长效机制。
把队伍建设、服务于民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动力。苍溪财政围绕财政本职工作,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激励财政干部忠诚理想、敬业奉献、感恩奋进、健康生活,创造一流业绩。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了领导班子创“四好”、干部职工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全县财政系统先后有2名同志受到省以上的表彰奖励,有15人15篇理论宣传调研文章获得市、县精神产品奖。二是扎实开展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狠抓政风行风建设。苍溪县财政局被评为“效能建设十佳示范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主要负责人被评为“效能建设十佳带头人”。三是狠抓“三早”预警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查找容易滋生腐败的工作环节以及风险点,统一制成公示牌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