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粮食局2011年粮食工作呈现六大特色和亮点

发布机构: 市粮食局 发布时间: 2012-01-04 字体: [ ]

一是搭建国内领先的国际粮食交易和监管平台。通过积极筹建,12月8日,广元川陕甘粮油交易中心顺利开业,市委罗强书记和省粮食局张书冬副局长为该项目剪彩。交易中心开通“世界粮油网”(网址:WWW.sjgrain.com)专业网站注册, 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交易系统和自主研发的贯通国内外的网上粮油交易平台,并借助中国工商银行遍布全球金融服务网点,使其成为一家立足广元,辐射川陕甘、面向国内外,融企业市场自由交易与政府有序监管有机结合的开放型粮油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市粮食行业率先在国内发展数字粮食;率先引领粮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率先实现政府企业自由交易与政府对粮油有序监管相结合。这种粮食流通方式的转变,对加快全市粮食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西部地区最大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项目落户广元。经过积极争取,占地3000亩,投资总规模达30亿元的广元川陕甘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项目成为国家、省发改委、粮食局和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十二五”重点支持建设项目。经国贸工程设计院实地勘察和编制的广元川陕甘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项目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评审。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中开工一批“十二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12月30日,广元川陕甘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在广元三江新区破土动工。

三是广元放心粮油5万亩绿色优质水稻项目启动。广元放心粮油工程致力于打造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和产品认证的优质粮油产品。首期5万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在元坝区王家镇、晋贤乡等乡镇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选择3—5个口感好、香味浓的国家特级或一级优质抗病性强品种作为主推动品种;实行严格环境管理制度,对基地土壤、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监测控制,禁止施用农药、化肥对生产环境的破坏;对收获的优质稻谷,按照谷物冷却技术要求专仓管理,杜绝施用化学药品储存;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加工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并由粮油质量监督部门检测,确保稻米纯天然性。首期5万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建成后,可年生产绿色优质稻谷2500万公斤,年总产值1亿元,每亩稻田增收600元以上,加工企业年新增工业产值2500万元以上。

四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市州粮油储备任务。采取清理历欠、签订目标、分解任务、协调资金、落实责任、逗硬奖惩等措施,对2007年以来部分县区尚未完成省、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粮油储备任务进行督查督办,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储备粮油计划的110.15%,增强了政府粮食调控能力。

五是全年粮油收购带动农民售粮收入大幅度增长。采取领导包片、加强协调、落实资金、监督检查等措施,组织并督促企业抢抓国家连续提高粮油收购价格机遇,尽力多收粮食助农增收。全年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251153吨,其中:稻谷167893吨、小麦72958吨、玉米10325吨,其他杂粮31吨,收购油菜籽52735吨,销售粮食545267吨,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2%、138.78%、194%。按照今年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籽收购均价分别较去年上涨0.22元/斤、0.06元/斤、0.092元/斤、0.398元/斤计算,全市因粮油增产和粮油收购价格上涨因素增加农民粮油销售收入已达12647万元。

六是“挂包帮”工作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民称赞。我们认真落实帮扶工作三年规划,自筹经费3万元,用于朝天区青林乡葛家村困难群众改厨、改厕、改圈新农村建设补贴,成效明显,农民比上一年人均现金收入增加350元,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好评。2011年7月5日,旺苍洪涝灾害发生后,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确保洪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的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和直属粮食企业开展为受灾群众献爱心活动,捐赠大米6000斤、挂面4000斤,价值近2万元,及时送到旺苍受灾乡镇,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称赞和灾区群众的欢迎。(审核:张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