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干群参与模式。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部门包行业,单位包街区,业主包门前工作责任制。二是创新督查监督方式。采取公开报名、秘密选聘的方式,确定了126名社会特约监督员;组建12个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级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巡查组。三是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县财政预算;通过“一事一议”、“居民听证会”等方式,引导受益群众自主投入;通过广告经营、项目招商等方式,强化市场运作,引进社会资金投入。2011年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改建卫生公厕42座、建垃圾中转仓22座、新建和改扩建垃圾处理场26座,构置环卫车辆325台(辆),新增垃圾桶、果皮箱2545个,改建扩农贸市场12个。四是创新激励引导机制。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佳乡镇”、“十佳社区”、“十佳村庄”评选活动,并实行“以奖代补”,奖金全部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