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实施“民生警务”工作侧记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 2012-02-22 字体: [ ]

    近年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始终以提升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把握民生脉搏,积极实施民生警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推出了一批操作性强、实战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的特色亮点工作,为百姓出行营造出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以民生为根本  着力治理“堵点”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广元城区道路呈现出学校周边道路高峰时段堵、商场和医院出入口路段堵、道路改造施工路段堵的”三堵”现象。交警支队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活动,把治理“三堵”工作作为民生交通工程,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破解城市拥堵难题。首先建立综合治理协调机制。按照“提早介入、积极配合、明确责任、加强沟通”的原则,切实做好施工路段、重点市政工程施工前后的交通组织调整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交通保障措施。召集道路沿线学校召开座谈会,商讨中小学校“错时上放学”制度,减少接送学生车辆的滞留。对大型商场、医院等出入口落实协勤、包干责任制,确保周边道路畅通;其次建立交通拥堵分析研判机制。制定“三排查三整改”工作方案,对辖区影响畅通的堵点、乱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排查研判,查找拥堵结症,主动发现不完善的交通组织、不合理的标志标线,不科学的路口渠化和信号灯配时等,并组织开展调研,对区域交通组织、路段潮汐交通流、复杂路口管理逐一勘察,落实“一路一策”治理方案,发挥道路最大通行效率;最后是创新排堵保畅交通勤务模式。牢牢把握“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秩序走”的原则,加强早晚高峰勤务安排和警力配置,变被动勤务为主动勤务,变静态勤务为动态勤务。深化交通事故全员接处警模式,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规范完善执法示范岗、早晚高峰岗、堵点乱点疏导岗、巡逻处警岗、护学岗的勤务制度,提高排堵保畅能力,保障市区道路的通畅。

以民意为重点  强力解决“难点”

    停车难、非机动车管理难、行人管理难一直是广元城区交通管理的难点问题。交警支队把解决“三难”问题作为交通畅通工程,找准着力点、抓住切入点,破解交通管理难题。一是疏堵结合,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大巡逻管理密度,强化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路等重点路段的违法停车管理,确保主要道路的畅通。会同停车办对城区道路、单位停车场进行梳理,挖掘停车资源,在有条件的支路及背街小巷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实行错时停车。积极动员道路沿线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休息日及晚间开放停车场,向社会提供临时停车服务,缓解城区停车位不足的压力。同时指导规范新村小区停车管理,对停车泊位短缺的小区,实行道路夜间免费利民停车;二是突出违法查纠,强化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紧紧抓住影响交通秩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交通违法问题,开展常态性的严管重罚整治,对乱停车、电动车走机动车道、行人闯红灯、随意横穿等突出违法行为,采取警告、重罚、到宣传车观看交通宣传片等方法,用足、用活现有法律手段,增强管理教育效果。同时落实民警定责任路口、责任路段、责任区域“三定”责任制,对民警在岗率、管事率和群众守法率进行考核,增强民警的责任心,达到管出规矩、管出习惯、管出秩序、管出安全、管出文明的效果;三是创新交通宣传举措,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依托违法处理、车驾业务办理、事故处理窗口搭建阵地宣传,以学生为重点搭建校园宣传平台,以中老年人为重点搭建社区宣传平台,以外来人员为重点搭建施工场所宣传平台等基础上,会同综治部门开展交通宣传“社区行”活动,做到辖区居民教育率达90%以上。会同文明办开展文明劝导行动,组织机关干部走上街道,开展文明行车、走路和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劝导活动。

以创新为动力  督导工作“重点”

    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城区交通“畅通工程”,树立城区交通管理新形象,重在责任落实,贵在不断创新。交警支队牢记职责使命,以“三好”为目标,以“三查、三通报”为措施,推进排堵保畅措施落实。“三好”目标即形象好、态度好、执法好。以执法规范“示范岗”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民警警容风貌,树立交警良好形象;以“三访三评”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理念,做到执法文明、说话和气、讲解耐心;以“双推双创”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民警执勤执法。“三查”即支队领导每天深入各大队和勤务点,掌握路面交通状况,加强指导,督查工作。各大队领导和警务督察员每天对各中队勤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中队干部每天对民警的工作进行检查,促进民警提高工作绩效,以查出实效,以查促落实。“三通报”即每周进行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民警,实施诫勉谈话。每周对各队绩效情况通报,表扬先进,带动落后,激发争先创优热情。每周对交通管理动态研判情况通报,查找不足,突出重点,攻坚难点,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