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民生交管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民生警务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 2012-04-16 字体: [ ]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始终坚持“听民声、访民情、查民意、排民忧、解民难”工作理念,积极落实“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举措,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转化为改进工作的现实需求。期间,交警支队充分借助“民生交管服务平台”的网络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在线答疑、交警QQ、城市交通管理邀你来招、支队长信箱、交警微博等形式,广泛动员网民群众就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交通问题集思广益、谏言献策。从1月份至今,共收到各类微博意见和建议111条,其中已完善道路设施13处、组织交通整治25次、解释法规政策70余次,有效提升了交警高效、务实、敬业、规范的良好形象。


群众诉求的聆听者

    交通信号灯是交通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交通的基本语言。但由于广元城区所有路口尚未完全实现信号灯自适应控制,且大量过境车辆进出市区,实际道路交通流量难以测算,造成部分路口信号灯绿信比时间与实际交通状况不符。对此,交警支队在总结“民生交管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变“管理者”为“聆听者”,收集、梳理群众对涉及交通信号灯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民警现场调研、实地踏勘,尽最大努力调试信号灯绿信比时间,使之最优化、合理化。3月6日下午,交警微博收到某网民反映“希望适当延长劳动大厦路口东西向绿灯时间”的情况后,交管大队立即会同辖区直属二大队组织民警到劳动大厦路口进行现场踏勘,并经现场流量测算,将信号灯绿信比时间从原来的“南北25秒、东西45秒”调整为“南北20秒、东西50秒”。事后网民评论:“交警办事效率就是高!”


安全保障的服务者


    为进一步拓宽管理视野,交警支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平台引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主题活动,既达到了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目的,也让群众看到了交警部门的实际行动。2月22日、3月2日,支队长信箱分别收到网民反映城区道路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交管大队第一时间派员对城区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检查,重点排摸交通标志脱落、设施破损等方面,并提出初步整改意见。在现场踏勘中,民警发现原处安装反光柱容易使车辆避让不及造成损坏,对此,交管大队结合“三访三评”工作,主动上门走访道路市政部门,就完善路政设施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探讨。3月15日,施工单位如期完成利洲东路、利洲西路、蜀门南路、蜀门北路的标志标线的完善改造,并对隔离设施重新涂刷反光漆,确保了行车安全。完善改造后,交警支队及时向该网友反馈落实情况,当事人表示赞赏:“感谢你们的上心与高效率!”还有网民米一斤评论:“不错!”


和谐警民的推动者


    网络舆情是网络民意的“晴雨表”,尤其是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望、新要求。平台建立以来,交警支队始终围绕“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初衷,正确、客观对待网民提出“非专业”意见和建议,并坚持逐条分析、逢疑必答,加强沟通交流、适时反馈情况。3月14日,网民草原雄鹰向支队微博反映南河建行路口车道设置不合理,建议直行车道与左转车道实行分离。经交管大队、直属二大队民警实地勘察,由于受蜀门南路道路规划、交通流量客观因素限制,不具备实施车道分离的道路条件。据此,广元交警没有采纳该网民“车道分离”的建议。但该路口确实存在直行车辆与左转车辆交通冲突的问题,为有效缓解机动车通行矛盾,交警二大队对该路口南北向交通信号灯进行调试,经现场流量测算,拟采取错时放行的干预方式,将原来“南北向50秒绿灯”拆分成“先南向北放行10秒,再南北向同时放行40秒”,并在信号灯周期上再增加5秒红灯,有效减少路口滞留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该路口交通秩序相对信号灯调试前明显好转,周边群众反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