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秦巴山连片扶贫跨区域协作发展在探索中创新

发布机构: 市扶贫移民局 发布时间: 2012-11-15 字体: [ ]

广元市旺苍县与巴中市南江县紧紧抓住中央科技扶贫综合试点的机遇,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联手建设“四川米仓山现代茶叶基地”。该项目建设工期3年,项目总投资4974.5万元,先期投入的中央财政科技扶贫资金250万元现已到位。规划建设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3600亩,到茶叶盛产期后,实现年产值2122.45万元,项目农户人均增收突破3000元,项目区622户2444人农村贫困人口将彻底摆脱贫困。

旺苍县隶属广元市,南江县隶属巴中市,两个县分属不同的市级行政管辖范围,如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解决跨区域协作发展问题?广元市和巴中市均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两市以连片开发为契机,把共同打造“四川米仓山现代茶叶基地”作为首选项目,从寻找共同点、找准突破口入手,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跨市协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途径和举措,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秦巴山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第一,认真调查摸底,深入挖掘连片开发契合点。一是选择发展茶叶产业,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二是项目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环境气候适宜,有可供发展茶叶的荒山草坡超过1.8万亩的土地资源储备,有保证粮食自给自足的基本农田1.12万亩,有农村劳动力6769个,灌溉水源有保障,加之旺苍的米仓山茶和南江的元顶茶品质独特,种植品种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广阔,发展优质茶叶的技术成熟。三是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高、民风纯朴、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四是项目区有茶叶种植基础,现有茶园万余亩,已建成远近闻名的木门万亩有机茶叶示范园。

第二,整合优势资源,系统规划项目配套建设。整合了扶贫、交通、水利、农业、企业等相关部门各类资金4974.5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50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2.5万元,企业投入399.75万元,农户自筹(以劳折资)912.25万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纳入项目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到基础设施、品种选育、产业培育、绿色防控、科技研发、精深加工、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中。规划新栽植茶园2000亩,茶园改造1600亩;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00亩,建茶叶精加工生产线1条。新建园区内泥结碎石路16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6.7公里,新建产业区耕作道70公里,建蓄水池58口,修引水渠58公里。土地整理900亩。配置绿色防控黄绿板34.6万张;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1盏、病虫测报灯2盏。投入80万元做大、做强“米仓山”茶业品牌;投入100万元开发茶树新品种和生产新工艺。同时,还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搭建协作发展平台。一是政府搭台,成立了以两县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旺苍、南江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框架协议》。二是企业唱戏,地处旺苍的四川省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地处南江的四川省元顶茶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是技术支持,两地市县按照各业务部门职能职责,整合技术力量,抽调技术骨干驻村蹲点,靠前指导。四是统一标准,制定了统一的种苗、栽植、管护、防治标准,进一步统一生产、加工、流通标准。

二、主要经验及启示

一是抢抓连片开发机遇。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被国家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扶持区域,科技部、铁道部是这个片区的牵头部门,各类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中央科技扶贫试点仅仅是其中的一项扶持举措,市、县区相关部门应广开渠道、灵通信息、提前准备、抢抓机遇。

二是选好连片开发区域。以旺苍县、南江县协作发展为起点,举一反三,进一步探索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市与市甚至省与省之间的协作发展,在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彻底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完善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共同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三是找准发展的主导产业。对贫困地区连片开发,成带发展,应确定一个主导产业带动。选择主导产业,既要有产业基础、技术支撑,又要有市场销路、发展潜力,干部群众还要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龙头企业要有带动农户的实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