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工作机构,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员。
(2)促进项目实施,明确职责分工。确定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火灾预防、暴力预防、儿童安全、老年人安全等安全干预项目,要求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3)强化业务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宣传培训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掀起安全社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高潮,提高居民对安全社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4)制定实施方案,强化危险诊断。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医疗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社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全面开展区域内事故与伤害危险因素诊断,掌握社区高危人群、高风险场所、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5)注重阶段评估,强化应急能力。每半年进行1次阶段评估,查漏补缺,修订完善,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年底对安全社区建设整体工作进行评审,总结前期工作,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和目标,实现持续改进。同时,针对社区潜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和设施,建立应急队伍,整合应急资源,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6)强化信息工作,妥善建档管理。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确定专人具体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定期报送工作。对报送的信息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确保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反映的情况客观全面。要认真收集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有价值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地保存原始的文字、声像凭证,建立安全社区建设档案,为评定、认证和持续建设安全社区夯实基础。
目前,该区3个创建乡镇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基本完成安全社区备案工作。